正文 第五章:禮物(1 / 3)

=奇怪的是,和當初參賽一樣,牛剛隊長還是那麼若無其事。不過這次,他把我們領到了那座大門緊閉的神秘庫房門前,說有東西要送我們。“隊長,這不就是個倉庫嗎?現在哪還有比招新兵更急的事情啊?”康子林一肚子不願意。

“你們都聽好了,大隊部的研究決定可不是在開玩笑。從現在開始,你們就已經不同於任何一支普通部隊了。你們擁有全陸軍都沒有的裝備。現在我還不敢誇海口說你們就是全部隊最優秀的兵,但是至少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認為你們贏得了擁有使用這些武器,組建這支特別行動隊的權利。這些裝備雖然說可以列裝,但現在還是限量版。

“我想你們都心知肚明:21世紀50年代可不是什麼和平年代,它充斥著火藥味。如今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日本右翼勢力重新崛起,正對亞洲各國虎視眈眈。而美國,卻放任自流。國防部的老家夥們可是精明人,他們早就預期會和日本發生衝突甚至戰爭。所以我們需要一支彈性極大裝備極強的特種小隊執行特殊的任務。”

“不費話了,你們就好好看看你們的新夥伴吧。”牛剛隊長說完就走到門前輸入密碼,卷閘門緩緩打開。

燈開的那一刹那,我們五個人全都驚呆了。中間的車位上停著輛華麗的裝甲車。它旁邊的武器架上整整齊齊擺放著特別型號的卡賓槍、手槍,有多功能臂式微電腦、有納米伸縮鋼繩、有複合材料製成的戰服、有掛載武器的小型無人機。我們邊走邊看,走到裝甲車後麵我們又發現了非常有趣的東西:單兵機械外骨骼。毫無疑問,我們搖身一變成了高科技士兵!

“是機械外骨骼!”楊凱興奮地說,“這東西,我以前隻在科技文獻上看到過試驗品,現在居然,有了軍工生產的成品!”“慢點!”王海鵬有些跟不上趟,“這是什麼意思?”

“機械外骨骼是結合人體工程學、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成就的造物。佩戴後這些東西可以配合人體,大幅度強化人體機能,諸如速度、力量、耐力。民用的外骨骼可以幫助殘疾人行動,而我們看到的這種外骨骼,我想我不用再說下去了。”楊凱說完,就跟看寶貝似的看著燈下那幾副精致的機械外骨骼。“真想戴上去試試。”我不禁說道。

我們期待已久的待選新兵名單終於在第二天早上被我們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來了。名單裏包括了大隊新一屆新兵集訓成績優秀的第三期新兵。正當我們坐在一起興致勃勃地“挑選”即將到來的新同伴時,牛剛隊長臉色突然沉了下來,“什麼大隊委員會,真是吃飽了撐的!”

“牛剛隊長,怎麼了••••••”我們都把腦袋湊過去。

“叫牛隊,四個字聽著煩人!”牛隊似乎正在氣頭上,他指著最後一頁說,“你們快看,這不是明擺著設套嗎?真是沒事找事!”原來,最後一頁底下有幾行芝麻字:注:招募成員須取得該成員所在中隊的書麵同意。

我們一見,就什麼都明白了。麻煩恐怕就在這了。名單上的人全都是精英,但是哪個中隊會讓考核超前的兵走呢?

“不過,這會不會又是大隊給我們的小小考驗呢?再說有這麼多誘人的條件,哪個新兵會拒絕啊?讓我們自己去找潛力股吧。”我提議道。

“是這個意思!”海鵬和誌嶽率先表示讚同。

我們經過幾天的調查,獲取了部分信息。我們不去可以調查考核超前的人物,而是調查誰想加入我們或者誰是潛力派。大隊要求除牛剛隊長外特遣隊總人數為十。王海鵬立馬去給梁戰寫推薦信;子林和楊凱則想到在瑞獅中隊的“智囊”劉啟揚;牛隊自己去請來了獵鷹中隊飛行技術絕佳的新兵飛行員沈文烈。這樣一來,隻需要再找兩個人了。我和誌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吳銳和另一名士兵。

這可能不是個輕鬆活,因為他們都在猛虎中隊,我們的手下敗將——中隊長尹靖可不好說話。那另一名士兵名叫唐信哲,是第三期的新兵,槍法全中隊第一。特別的是,唐信哲年僅20歲,是能進特戰部隊少有的低年齡兵。他的其他方麵相對較弱,因此經常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據說他自己很不服氣,但又無法反抗,於是他一直默默地進行訓練。他的鑽勁和信仰讓我們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