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入宮偶遇(1 / 2)

趙國皇後之女天嬌公主,皇室嫡出長女,她的婚事自然是舉國大喜。大辦特辦自不在話下,全國歡慶的同時,更是宴請四方同喜。

燕國也收到請帖,然而這派誰去成了難題。

燕趙之間雖是盟友,卻早不複當年交情,又因邊界之爭,雖已和談,卻暗生了不少嫌隙。故而,這前往趙國賀喜並非易事,更不是什麼美差,指不定一個風波雲動就命喪在外。

但趙國也非軟弱可欺,糊弄不得,派皇室成員去是避免不了的。至於派誰,一番爭論之後,這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落在了霍承胤頭上。

一則他在朝中算不得重臣,也不得皇上喜愛,趙國就算心存異動,也不至於挾持一個不受重視的皇子。二則霍承胤的妻子趙孟茴,是趙帝之女,如此,女兒女婿到訪,應該不會太過為難,畢竟兩國表麵依舊交好,還沒到撕破臉的地步。

但於霍承胤個人而言,此行隻有弊而無一利,更關乎性命,不可掉以輕心。

孟茴起初隻以為是霍承胤故意刁難,指名要她去,卻不想一切非霍承胤所願,他並不想去,而欽點自己同行的也是皇上。

她還為這事和他慪氣了許久,想想真不值當。

“你怎麼不告訴我實情?若非藍姐姐說,我當真是要怨你的。”離開京城的馬車裏,孟茴如斯道。

車內寬敞華麗,霍承胤昨夜沒睡好,正側躺著假寐,半響才喃喃道,“反正都是要去的,實不實情的也沒什麼區別。”

“你就是這樣,才讓人誤會。”孟茴嘀咕一句,霍承胤不理會,她覺得索然無趣,身子也未見大好,又值風雪天,也不敢開窗賞景。

這一路,注定是無聊的。雖有衛陵一路同行,但終究隻是公事,又有眾侍衛跟著,他們也不好聊些什麼,更何況還是分坐兩車。

而她和霍承胤經過上一次爭吵之後,雖稱不上決裂,但他真如她期盼的一般,視她可有可無,不再好得讓她負疚。

這種沒有心理負擔、感情糾葛的婚姻,或許才更長久,更讓她舒心。孟茴自私的不願意付出,也不許別人付出,她覺得這樣兩不相欠,挺好。

回趙之路,千山萬水。

孟茴曾渴望回趙,卻絕非今日這種目的,這種狼狽。然而,她過往的存在一直都是個失敗者,從沒有真正風光成功過。

她期待父皇信守承諾,可是,她又給父皇帶去了什麼呢?有些話紙上是無法詳盡的,這也是為什麼她哪怕麵對容宣的婚禮,也願意親自走一遭的原因。

日夜兼程,終於在一個黃昏達到了趙國京都,這一行可謂是跋山涉水、千裏迢迢。回時竟比當初去時,還讓孟茴覺得艱辛和疲倦。

許是因為她風寒未愈,又一路顛簸,這臉色差極了了,時常咳嗽。雖霍承胤請旨帶了太醫,但病去如抽絲,哪能一下子痊愈?

與其餘恭賀者不一樣,霍承胤一行沒有被安排在宮外,而是被迎入了皇宮。

“駙馬爺都將大喜了,竟還堅守崗位、事必躬親,也難怪皇上對您是讚不絕口!”

聞言,孟茴扭頭看去,隻見那城樓之上,一襲戎裝的容宣正在巡視宮中安檢工作,麵對旁人的奉承讚譽,他隻是隨意回了幾句,既不得意忘形,也不跋扈冷漠。

他總是將一切拿捏得當,就連感情也是如此,仿若什麼都在掌控中一樣。

來京的路上,趙國一派喜慶之色,百姓們議論紛紛,皆是讚美容宣之言。

說英雄不問出處,容宣本是一名孤兒,卻因自身奮發圖強,從小小侍衛到皇宮護衛統領,如今又和大公主喜結連理,真真是一段佳話;

又說容宣出使燕國,給邊陲百姓帶來安穩,更曾建議皇上施行仁政,征兵有製,參軍者,國家必厚待其家屬親眷,讓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為國盡忠,皆應出自本能,不強征,不受獨男,帝王該以百姓為先。

他雖不是言官,卻為百姓說話,出奇的是皇上竟也同意了。一時間,他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也是百姓心中的大好人,壯男自主入伍,卻比過去更積極了。

容宣成了趙國炙手可熱的人物,孟茴啞然,換在多年前的行宮,他是如此的默默無為、與眾無別。看來終究是天嬌成就了他,讓他前程似錦,更重要的,他確實也給趙國帶來益處。

不知為何,她心中再沒有過往的那份酸澀,反而有了些欣慰。母妃沒有救錯他,她曾說容宣眉宇正氣,必是可造之材。如今,他真的飛黃騰達了,卻也沒有忘記為官之責而忽視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