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間的食材,並非隻有那麼一樣,馬齒莧,折耳根,還有茼蒿等等都能遇到,大家采摘了不少,中午用這些食材,就能夠做出一大桌的美味。
回到院子裏,陳觀瀾就將地木耳清洗幹淨,其他野菜就由莊六月和卡倫德清洗,很快,就分門別類的撞在了竹筲箕裏。
放在洗衣台上,色澤鮮亮,散發出特殊的香氣,即便是看著,便有種大自然賜予美食的滿足感。
朱紫黛開口道:“陳老板,你能不能再給我們做一些有特色的食物,讓人覺得意想不到,卻實實在在是川菜的代表那種。”
陳觀瀾笑道:“大家一提起川菜,就會想起麻辣這個詞語。”
“川菜是百菜百味,麻辣太籠統了,根本比不上湘菜的辣味凶猛,其實口味非常柔和,當然了,有些菜必須用麻辣的味道祛除腥味,或者用來提味,這其實就是看自己的個人愛好了。”
“譬如我,就不喜歡太辣的食物。”
“那麼,我會準備三道湯菜,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川菜中湯菜極品。”
“先賣個關子,下午再去準備食材。”
這番話,讓胖子,蔡恒餘他們都覺得心癢癢的,當然,身為吃貨的各位,結合網上關於川湯菜的描述,已經得知陳觀瀾會做哪三道湯菜了。
這些家夥,一個個興奮不已。
胖子大聲問道:“老陳,你要做的是不是川湯三豔?”
“雞豆花,開水白菜,竹蓀肝膏湯?”
陳觀瀾在廚房裏正在朝著菜,給茼蒿放入調味料,聽到這話,他不禁笑道:“果然是吃貨,這都能猜到。”
卡倫德驚訝的開口道:“哇,師父,除了開水白菜,其他的我都沒聽說過!”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有傳統名菜,有推陳出新,可謂不勝枚舉,也有很多菜我不知道呢。”陳觀瀾謙虛的說道,這是真的,華夏辣麼大,有些地方菜隻有當地才有。
做那三道菜,需要的是清湯。
俗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想要做出一手好菜,就要先學會熬煮一鍋好湯。
烹飪的基本功就是掌火,放鹽,做湯。
美食的湯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開吃的,就如酸菜老鴨湯,鯽魚湯,雞湯,做出來就能直接食用,而另外一種,就是專為烹飪而熬煮出來調味所用的湯,有奶湯,清湯,高湯,上湯等等,各有熬煉之法。
而陳觀瀾所謂的川湯三豔,要用的湯就是清湯,需要用雞,鴨子,豬排,筒子骨,豬皮這些材料,熬出上湯之後還有數個步驟,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
這些材料,在凍庫裏都有,拿出來解凍後就可以使用。
但是,時間已經到了中午,得將肚子填飽才行,而且還得給楊平他們做午飯。
椒麻魚,胖子他們昨天從河裏舀出來的小魚兒,包裹麵粉油炸之後,酥脆可口,鹹淡適宜,最合老人小孩的胃口。
桌子上的野菜,地木耳嫩彈爽滑,涼拌,炒肉,燉湯,一菜多吃,如同玉片似的在碗中,看起來色彩碧綠。
帶著紫紅色的馬齒莧,青綠的茼蒿,通過陳觀瀾的調味,鮮香非常。
他們在院子裏吃著美味,而院子外的遊客們,卻有些無奈,都是慕名而來,想要吃上陳家大院的美食,然而大院竟然沒有營業,上麵貼著帶著娃娃去找媽媽去了。
“但是,陳老板,諾諾的媽媽不是回來了麼?”
“就是啊,陳老板快開張啊,我們也想嚐嚐美食的滋味。”
“唉,來得太不是時候了。”
外麵人聲嘈雜,有的索性就在外麵泡著泡麵吃,小哈哈稚嫩的吠叫著,然後跑到它的小碗旁去吃著糧食。
小花豹哢哢的啃著狗糧,也是吃得津津有味,而小猴卻是端著碗,拿著勺子吃著飯,蹲在諾諾的身旁。
陳觀瀾卻是一點兒都不受外麵影響,若是沒有一顆強大的心髒,他這私房菜館根本就開不下去。
“看來,自己應該改一下規則了。”這家夥沉吟著說道。
胖子大聲問道:“老陳,你又想怎麼改?千萬不要太任性啊!”
就連蔡恒餘他們都有些膽顫心驚,他們還想要天天在這裏蹭飯吃呢。
陳老板的任性,他們是體會過的。
他隻是微微一笑道:“先吃飯吧,吃完再說。”
餐後,陳觀瀾牽著諾諾,身後跟著毛孩子們在院子裏散步消食,順便去中庭裏看看那娃娃魚和閉殼龜,假山下的水池裏,有著魚兒和小蝦米的存在,還有一隻超過五十公分長的草魚,這是胖子釣回來的,看來養得很是不錯。
小丫頭被粑粑抱起來,放在水池的圍欄上,拿著一根小竹枝,逗著裏麵的娃娃魚和大草魚,還想看看她放在裏麵的小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