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之位,不過就是富貴的象征罷了,對於宋平安而言,沒有半點的誘惑,倒不如讓她繼續的平靜下去,在這裏陪伴著娘親到終老更好些,也更能順了她的心意。
或許,等到母親百年之後,可以請太子哥哥放她出宮去,從此遊曆四海,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帶著母親的牌位一起看看這山川的秀麗,而不必再拘束於這一方狹小的天地中。
這是宋平安從未說出口的心願。因為,景妃即便是廢妃,可終究曾經是皇帝的女人,就算是死,也隻能死在宮中,不可離去。這是祖製,饒是宋天行再如何的疼愛宋平安,卻也不能幫她放走景妃的,宋平安心中明白,所以也無法去為難宋天行。
見宋平安對這個消息一點都不在意,仿若說的事情是與宋平安無關的事情那般,大公主倒是有些微怔,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原以為宋平安會驚慌失措,甚至於要求自己幫忙的。可是,宋平安的淡然卻讓大公主失望了,這哪裏是她們所要看到的結果啊。
見宋平安如此,大公主狹長的眼睛眯了起來,卻仍能看得出她眼底的恨意來,那是恨不能將宋平安扒皮抽筋的恨意,又不為過,真的難以想象兩姐妹會有如此深切的仇恨,且是在宋平安幾歲便入了冷宮,連爭寵都來不及的生活方式下。
但是,後宮之中的爭寵,有時候並非是你刻意的去做過什麼,而是你曾經被寵愛過,哪怕隻有一日,也會樹立無數的仇敵來。或許,當時還年幼的宋良娣並不記得宋平安當時是如何的被敬天皇帝所寵愛,可大公主那時已經有七歲歲,自然是有了嫉妒之心的,恨不能讓宋平安一生的不幸,來償還當年她被奪走的父愛!唯有如此,才能讓她的心不再有嫉妒二字。
“看來二皇妹得到的消息,要比皇姐更早些。不但知道了父皇要恢複你的公主之位,還知道了父皇要給你指一門好的親事,所以早早的便眺望著未來夫君的故鄉方向了。二皇妹,你也真是的,既然知道這樣的喜事,怎麼也不與我們姐妹分享一下,豈不是生疏了姐妹之情,叫我們難堪嘛!”大公主說話,仍是那般的嬌柔語調,可她的話卻讓宋平安的眉頭微皺,也同時讓躲在山洞裏的宋天行和正在修剪花草的景妃為之震撼,越發的覺得這是事實了。
原本,大家是不會相信大公主的話的,敬天皇帝這麼多年都不曾理會過宋平安,怎可能會在一夕之間複了她公主之位呢!對此,宋平安是從未曾想過的,也已經習慣了有著皇室血脈,可卻在冷宮如同民間的子女那般生活的方式,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來。
但是,大公主說敬天皇帝要給宋平安指婚,這似乎便不再是虛言了。也隻有這樣的理由,敬天皇帝才會給宋平安恢複公主的身份吧。但是,敬天皇帝的女兒,卻並非隻有宋平安一個,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親事,能夠讓宋平安有機會從新做回公主呢?想必,那定不是什麼好的夫婿人選,否則大公主便會第一個當仁不讓,怎麼也輪不動宋平安這裏的。
聽到大公主的話,宋平安有心要問上一句,可是又想到大公主的個性,不必她開口也自會知道答案,便無需多言了。既然是大公主和三公主已經來了,她們所想要表達的東西,自然不說出來,是不會離開的,否則才不是她們的性格呢!
對此,宋平安是了然的。
況且,若是敬天皇帝真有此意,那麼聖旨稍後便會到達,宋平安也不必急於這一時來辨明真偽。隻需要稍安勿躁便是,一切的答案很快便會大白於天下。
果不其然,宋平安雖是始終未曾開口搭訕,甚至不曾將大公主和宋良娣的到來放在眼裏,可大公主和宋良娣卻是極有耐性的容忍了宋平安,沒有怒喝之聲,更無怒罵,而是繼續著她們那近乎於自說自話的話語,想要等著看宋平安最為真實的反應,就是要宋平安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是好,她們才會真正的感到開心呢。
而大公主和三公主這樣的態度,卻也是讓宋平安覺得不安的原因,連景妃修剪花草也無法再專心,不過是做個樣子罷了。心裏那不詳的預感,隨著大公主和三公主的姿態,而更加的強烈了,仿若兩位公主所說的話,便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