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少年時代 第一章 前序(1 / 1)

王者孔凡

第一篇 少年時代

第一章 前序

七月流火,八月爍金。盛夏的N市就是個火爐,烈日當空,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一樣,葉子掛著塵土在枝上打著卷,柳條一動不動。小花低著頭,蜻蜓在空中低飛著,大地冒著熱氣,馬路上發著白光,小攤販不敢吆喝,商店門口的有機玻璃招牌似乎也給曬化了。火球般的太陽炙烤著大地,瀝青路麵被烤得軟軟的,樹木被烤得耷拉著頭,狗趴在樹蔭下吐著紅舌頭,禪在樹上拚命地嘶叫。

有一處清涼地在鍾山山麓,天堡山下玩珠峰側,有一位俊朗稚氣,英姿勃勃的少年正吐故納新,揮手投足苦練著武功。那一劈掌,一踢腿帶著樹葉纏繞的旋風,指向一棵樹。

轟的一聲,碗口大的樹幹立刻折斷。

“真帶勁” , 孔凡帶著燦然的笑容,雙手一合,歸位收形。

突破了練氣期第五級,加上八卦馭龍拳,戰力自然不弱。這個暑假到現在已經突破了一級。

他叫孔凡,今年十歲,在五歲的一天,他在紫金山麓下的城牆根他遇到一位瞎了一隻眼的算命生,先生對他注視良久,然後開言:

“小施主,你天庭飽滿,日月角起,頰豐鼻柱有力鼻直口正,神韻內收,神清貌古,印堂寬廣,神足氣旺,麵豐耳正,嘴闊有力有氣吞山河之氣魄,此乃帝王之相。”

六歲那年,碰到一位白袍老者,被摸遍了骨頭,嘖嘖稱道:

“真是武學奇才,

小朋友,你叫什麼?”

“孔凡”,

“想不想學武?”

“想”,

“拜我為師,保證二十年後你站上武林巔峰!

明兒上午五點鍾上紫金山北高峰法雲寺旁讀書台

等我”。

紫金山又名鍾山,曆來都認為是N城地區的群山之首,所謂“鍾山龍盤”,即指此山而言。東吳時,因為孫權祖父名鍾,為避諱,而此山又是東漢末年秣陵縣尉蔣正文的死地,故改稱蔣山。至東晉初年,據說人們常常發現山頂上繚繞著紫金色的雲彩,十分壯觀,因而得名紫金山。

紫金山是典型的華蓋峰,中高旁低,是明顯的龍脈。山體略呈半圓弧形,山峰並峙,東西排列。主峰居中名北高峰,海拔448.9米,峰上建有法雲寺和大愛敬寺,兩寺旁還有相傳為六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的讀書台和講經處;東峰稱小茅山,海拔365.8米,革命先驅者孫中山的陵墓著名的中山陵即建於其下;西峰稱天堡山,海拔244.5米,,山下的玩珠峰,又名獨埠,明初朱元璋的明孝陵建於此。

那天晚上,孔凡沒有睡覺,幾乎爬遍了整個紫金山脈,終於在第二天淩晨四點半趕到了法雲寺旁的讀書台。

自此孔凡終於拜了師,每天早上五點鍾趕到距家10公裏的紫金山麓學武,七點鍾在山澗中洗完澡後下山去學校上學,途中路過一條美食街,順便吃個早餐。晚上寫完作業八點鍾上山繼續練武,十二點鍾回家睡覺。春夏秋冬,日曬雨淋,從不間斷。

練武地點一會兒是北高峰,一會兒是小茅山,一會兒是天堡山,紫金山真是龍脈啊,充滿靈氣,實在是練武的好地方。

孔凡師父他姓白,據說是武當一代宗師,他很低調,自己的事從來不多說。對孔凡卻很嚴格,第一個月先教練基礎功夫,然後開始教授八卦馭龍拳,一招一式,言傳身教。

孔凡進步很快,學武二個月後進入淬骨期一級,十個月後突破淬骨期十級,一年後,師傅傳授了一套心法就,叫“奪天馭龍訣”,孔凡開始進入煉氣期一級。

二年後,孔凡進入了練氣期第三級,而師傅卻不見了,他找遍了紫金山路每一寸山岩,問遍了紫金山上每一位路人以及廟裏的僧人,始終沒有找到他的師傅。他不知道是他做錯了什麼,師傅離他而去;還是師傅有自己的事,走了。總之,師傅就這麼走了,一身不吭,師傅教給他這麼多,他還沒有報答師父,他很難過。

他堅持每天運轉“奪天馭龍心訣”,練氣不止。和師傅在時一般。隻是節假日他把練武時間改成了下午。

“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實現師父的期望,登上武林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