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三章 新線索(1 / 2)

第九十三章新線索

在琉球群島的中段的“和泊”小島上麵對華夏的一邊的海灘上,一位年輕的華夏姑娘,一邊哼著歌曲,一邊雙手舞動往一根支起的竹竿上拋曬著漁網,看情景使人想起了《漁光曲》。

“可惜,她哼的是日本歌,劉曉蘭,她哼的是什麼歌?”孔凡聽了聽,轉身問醉玲瓏。

“讓我走近了聽一聽,她好像哼的是北海道地區打魚的歌。”劉曉蘭緊走幾步聽了聽到。

劉曉蘭說話聲和眾人的腳步聲,驚動了哼歌的姑娘,她停止了哼歌,警惕地看著陌生人。

“請問這位姑娘,你懂漢語嗎?你是漁民?這個島就你一個人?還有其他人嗎?”一個華夏姑娘哼著日本歌曲?什麼情況?孔凡有些疑惑,於是上前問道;姑娘搖搖頭表示聽不懂。

“你們是什麼人?到和泊島上是幹什麼來了?”姑娘隨即發問;其實孔凡聽得懂日語,但他仍然請醉玲瓏劉曉蘭翻譯,劉曉蘭翻譯以後,身著華夏服裝的那位姑娘停下手中的活計。

“我們是華夏人來日本旅遊,這不乘坐朋友的快艇遊覽,迷了路到了這裏。”孔凡道。

“你們是華夏人?,我也是華夏人,我父親是漁民,我和我父親在這裏相依為命,這島上原來有六七家漁戶,十幾個人,後來都走了,現在隻剩下我父親和我二個人。”姑娘答道。

孔凡和這姑娘就開始嘮著磕來,正說著,起風了,緊接著傾盆大雨、電閃雷鳴接踵而至,華夏姑娘停止了說話,不顧風雨,急忙跑去海邊,緊張地看著遠方的海麵;孔凡知道姑娘是在擔心在狂風暴雨的海麵上打魚尚未歸來的父親,他立刻吩咐秦家的炮艦順著姑娘手指的方向進行搜索,很快發現了在離小島大約十海裏的地域,有一艘小漁船在風雨中左右搖擺,而小漁船上那中年船老大迎著狂風拚命穩住舵,向“和泊”島方向緩進,無奈風急浪高,小漁船偏離了航向,中年船老大拚命想撥正航向,但抵不過暴風巨浪,不一會兒,小船的舵斷了,船老大差一點被掀翻在海裏,幸虧這中年船老大雙手扒住了船幫,才沒有掉落到水中,他隨即爬上了船,也幸虧小漁船打魚滿載而歸,不然船早被狂風暴雨掀翻了,此時折斷了船舵(櫓)的小漁船,在風雨中開始打轉,船老大心急如焚卻一點辦法也沒有,正在一籌莫展之時,遠處傳來“突突”的炮艇聲,船老大大聲呼救,二艘炮艇頂著狂風全速趕來,不一會兒,靠近小船的二艘炮艇各放下一救生小艇,救生艇上各站著一名勇士,他們首先救下船老大,把他扶上救生艇,然後各在小漁船的兩邊穿幫上和船頭上綁上纜繩,接著他們返回炮艇,二艘炮艇拉著小漁船向著“和泊”島快速地前進,駛近了和泊島,船老大著急地跳下炮艇,在海灘上,跑向小漁船,用力地拉著繩索,將小船拉向海岸;孔凡吩咐秦家炮艇在隱蔽的港灣停泊。

“爸爸,我來幫你。”說罷,姑娘跑向船老大,孔凡招呼眾人跑向海岸去幫助那船老大。

“英子,他們是誰?”船老大和眾人將小漁船在海岸的木樁上固定住,並且冒著風雨卸下滿船的網的魚,這一切做完以後,他轉過臉來問他的女兒,那華夏姑娘,臉上洋溢著笑容。

“爸爸,他們也是華夏人,因為迷路才來到島上。”華夏姑娘一把扶住父親的胳膊答道。

“英子,快把這些恩人讓進屋,你看他們的衣服都濕透了,給他們脫下來烤一烤。”說罷,華夏姑娘的父親和女兒就引導著孔凡一行人快步進入他們住的地方-一個經過改造了的地洞,眾人步下階梯,孔凡一看,這原來是由一個廢棄了的地下儲存倉庫改造而成的,麵積大約500至1000平方米,並且還有一些火藥遺留,孔凡知道琉球群島原來屬M國軍事基地。

“華夏後生,聽我女兒說你姓孔,是華夏N市人,我們父女倆也是華夏人,不過我們已有二十多年沒回華夏N市了,唉,不說這個了,孔先生,你們看我這個住所還不錯吧,這原來是一個廢棄的彈藥庫改造的,這一片島嶼原來是M國的海軍基地,後來他們的基地西遷了,這一片島嶼就廢棄了,但他們的物資倉庫好用啊,冬暖夏涼,你看還有鼓風機。”船老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