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彙報工作(2 / 2)

所以,話題節奏一直牢牢掌控在陳東海手中。

“陳書記,關於這一點,我隻想說,目前來說,作為鄉鎮一級的政府主體,在招商方麵其實很難走出一條符合自己定位和特點的路子來,省一級有國家級開發區,市一級有省級開發區,縣一級有市級甚至省級開發區,那麼,我們鄉鎮呢?不用說別人,就說我們白廟鎮自己,我們白廟鎮就根本沒有什麼特色能夠引來金鳳凰,首先,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準確定位,也就是產業導向計劃或者安排,這樣,我們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各項工作,可惜,眼前根本就沒有這個可能。我做過研究,我們鎮目前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咱們本鄉本土的企業,外來企業也有,不過三家而已,利用的還是我們真的農林資源。所以,關於這一點,陳書記,請恕我直言,我們有那個精力,還不如一門心思發展我們的本土企業。”

高鴻飛也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之間就談興那麼旺盛,說到這裏,其實已經可以結束了,下麵再說兩句請領導指證、包含的客氣話,或者表表忠心,諸如雖然有困難,但是領導隻要決定,本人一定勇往直前不辭辛勞之類的話,也就足以了,但是,他說的更多。

他圍繞的是白瞄準如何發展來闡述的,在鴻山鎮的時候,薑書海那邊,老成持重,自然有他的一套策略,後來,江凱成為書記,高鴻飛再有什麼高深的經理發展理論或者策略,江凱也不給他這個機會,但是,在白廟鎮就不一樣了,先不說陳東海暫時對他沒有什麼壞的觀感,最起碼,他覺得陳東海確實是一個有想法的領導,雖然稱不上士為知己者死,最起碼,他覺得自己一個姑娘投桃報李。

高鴻飛雖然是政治係的學生,但是,他對經濟學或者說經濟,還是有一定研究的,他內心最喜歡的,還是做經濟。

前些年,國家略次提到私有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力補充,一開始,各級政府還小心翼翼,特別謹慎,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甚至鬧出了好多笑話。

後來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還引發了全國從上倒下的大討論,但偉人南巡講話之後,改革的春風變吹遍大江南北,各地開始清理嚴重拖累經濟發展的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結果,那幾年改製的改製,倒閉的倒閉,轉型大的轉型,鬧得沸沸揚揚。

但是,當所有製形式成為股份製或者私營企業,企業幾乎瞬間爆發了生機,接著就迎來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段,當新一屆領導班子上台之後,經濟發展形勢更是一片大好。

但是,就在全國上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白廟鎮這種找不準定位的區域,想要加入到經濟大潮之中去搏擊一番,恐怕隻有嗆水的份兒。

歸根結底,還是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要腳踏實際,實事求是的擬定符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策略,但是,絕對不是隻有第二產業才能發展經濟,第一產業同樣也可以,第三產業也不是完全不行,這就要看區位優勢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