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節 橋下為家(1 / 3)

古鎮龍江的鎮子東麵有一座南北向的高架橋,高架橋約有百米的寬度。在很寬的高架橋橋洞下有著一間很小的敞篷,那有著十幾平方米的用各種廢料搭起的敞篷依偎在大橋北麵中間的一根很粗的橋墩上。這座高架橋一邊一共有四根橋墩,這邊四根對麵四根,每橋墩都有二個大人伸出臂膊來一起環抱才能抱住的粗度,兩邊的橋墩就是橋堤。小敞篷就搭在中間的一根橋墩上,遠遠看去就像結在橋墩下麵的一隻大鳥窩。橋墩下的“鳥窩”裏住的是爺孫二人,二人都是在這裏乞討生活的。那個爺爺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孫子才八歲。這爺孫倆姓高,爺爺叫高忠烈,孫子叫高凡。如果不出什麼例外的話,龍江鎮上的人們每天都會看到一個很消瘦的老人,滿臉褶皺,佝僂著個背,帶著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在鎮上找一個地方在那裏蹲著向來往的人乞討,或到鎮上的那些做生意的商家店前乞討。他們的乞討不為能乞到多少錢財,隻要別人能給他們一些吃的或穿的,能讓他們生活下去就行。因此他們每次的乞討也不討很多,討得夠吃了或者能夠得到好心人施舍的一些可穿的衣衫就行了。

這對爺孫倆人都很老實,小孫子還很可愛。他們雖是從外地流浪到這裏來乞討的,但從來不在古鎮上亂來,隻是老實的乞討,乞討時也是全憑別人給多給少,不會強要或漫罵什麼的,因此很快這裏的人也都能接受容許這對老實的爺孫倆在這裏乞討了。大概因為在這裏乞討能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因此這爺孫倆也就在這裏長久的住了下來。而古鎮東麵高架橋下他們自己搭的敞篷房就成了他們在這裏的家。

清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小高凡就被睡在旁邊的爺爺的一聲聲重重咳嗽聲給吵醒了過來。他慢慢的有點很不情願的睜開自己的惺忪的雙眼,朦朧的看到對麵的爺爺正從床上欲起來的樣子。看到欲起床的爺爺,小高凡一下子就完全清醒了過來。

“爺爺,你快躺下來休息吧!你是不是餓了?我起來給你弄吃的好了。”小高凡連忙從床上一躍而起,一下子站到爺爺的麵前,攔著正欲起床的爺爺,“爺爺,你現在正病著呢!師父不是也說你要多休息的嗎?”

爺爺看到很懂事的孫子攔在他麵前,不讓有有病的他起來勞累,老人感到很欣慰,他伸出一隻枯枝似的右手十分憐愛的摸了摸孫子的頭,然後慈祥的笑著向小孫子說道:“小凡不要聽你那個愛吹牛的師父的話,這老家夥除了會裝神弄鬼的騙人外,這麼長時間來,我就沒有看到過他幹過什麼正經事,要是不是他說要教你讀個書認個字什麼的,我早就不想你和他在一起。”

“沒有啊?爺爺,難道你忘了,師父不但教我認字還不是教過我們養生功的嗎。”虎頭虎腦的小高凡向爺爺提醒著師父對他們的好處。

“什麼養身功,就他教的那吐吐納納的東西就想人不生病從中得宜長壽,我看那是騙人,隻有他自己會信,也可能他自己都不信。”說到這,老人一臉嚴肅的看著自己的小孫子,很認真的向自己的小孫子問道,”小凡,你現在有沒有真的每天都練你師父教的什麼養生功啊?”

“爺爺,我......。”

老人看到小孫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知道小孫子一定是練了那個老道所教給他們的所謂的養生功,不過他並沒有生什麼氣,因為他覺得老道教的那種功,練與不練都沒有什麼用。實際上是老人從與老道這幾年的接觸中感覺到,那個教他們所謂的養身功的老道對他們並沒有惡意,還曾經有很多次幫助過他們爺孫倆。老道教他們養身功可能就是為了在他們麵前表現一下自己的高深莫測,還很有可能是為了尋他們爺孫倆一個開心。老人相信那老道教他們的養身功,練就是每天耽誤一點時間,不練也不會什麼損失。不過老人想了想,還是對攔在他麵前的小孫子說了句:“小凡,不管你之前有沒有練那老道所練的功,從今天起你可不要再練了。爺爺雖對那個老道還算相信,也很放心,但要是他也是被人騙了的,教你的是什麼邪功,那就不好了。爺爺,現在老了,不想你有任何例外,不然爺爺那一天走了,都不會安心的,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