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陰謀(1 / 3)

越到年底,京城就越冷。

過了元旦沒幾天,就下了一場鵝毛大雪,早晨起來朝窗外看去,銀裝素裹,一片潔白,美麗極了。

蘇錦繡披著棉襖趴在窗台邊,忍不住的感歎:“真是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啊。”

猶記得上輩子京城到了冬天也會下雪,但基本她還沒醒來,就已經被環衛工人清掃幹淨了,每次走在路上,看見堆積在路邊的雪堆,都是髒兮兮的,哪有此時的潔白。

那時候真想看雪景,還得往東北的鄉下跑才行。

宋清華聽到她念叨也躺不住了,連忙起身穿上棉衣:“下麵院子裏肯定全是雪,我先去鏟一條路出來,省的奶奶出門容易摔了。”

蘇錦繡一聽她這麼說,也連忙去換衣服:“你下去讓奶奶別急著起了,今天我做早飯。”

“你會麼?”宋清華的手一顫。

他可沒忘記蘇錦繡說自己廚藝不好的事情。

蘇錦繡:“……雖然我會的不多,但是衝雞蛋茶,熱窩窩頭我還是會的。”說著,忍不住咳嗽一聲:“就是你得給我把爐子著一下,我不會弄那東西。”

“……行吧。”

宋清華回答的有點遲疑,他實在想不起來,熱窩窩頭除了燃爐子燒水外,還有啥需要做的。

“行了,你趕緊下去吧,我看見小嚴都過去了。”

“知道了。”宋清華連忙跑進浴室洗了臉刷了牙,然後就下樓去找鐵鍬去了。

蘇錦繡見宋清華走了,才跟著進浴室洗漱去,等下了樓,宋清華正蹲在兩個爐子邊扇扇子,火已經起來了,這會兒燒的正旺,隻是裏麵的蜂窩煤沒著透,所以宋清華還在賣力扇著。

蘇錦繡拿了兩幅線手套,一副遞給宋清華,一副則是送給正在鏟雪的小嚴。

“天冷,戴上手套吧,別凍著了。”

“謝謝嫂子。”小嚴有些羞赧的接過手套戴上,然後更是賣力的鏟雪。

等爐子徹底著了,宋清華幫著把爐子拎回廚房:“水已經給坐上了,窩窩頭我也給放進箅子裏了,你記得等會兒看著點火,等熱了把這個塞子給塞上就行了。”

蘇錦繡:“……”

一把搶過塞子:“行了我知道了,你快去幫著鏟雪吧。”

宋清華拿著鐵鍬,十分不放心的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

等他走了後,蘇錦繡才環視了一下廚房,然後就看見小嚴早上剛拎過來的菜籃子,小嚴是宋征軍的警衛員,他不僅要負責保護宋征軍,還要幫助宋征軍照顧家庭,比如這買菜,基本都是小嚴早起去看看有什麼供應,類似於肉和魚之類的,都是提前沈燕說好了,他買了第二天負責送過來。

蘇錦繡掀開上麵蓋著的籠屜布,隻見裏麵放著一塊豬蹄,還有兩根排骨。

宋征軍年紀大了,前些年又虧了身子,所以沈燕會經常給他煲湯,什麼蘿卜排骨湯啦,花生豬蹄湯啥的,都是很滋補的湯,他們小夫妻倆也跟著喝,這才結婚沒幾天,蘇錦繡都覺得自己跟著長肉了。

又看了看其它菜,就還有一條巴掌大的鯽魚,已經凍的梆硬了。

“繡兒,水熱了。”突然,窗戶被敲了兩下,傳來宋清華的聲音。

蘇錦繡連忙轉身去拿蒸籠,掀開蓋子看了眼,箅子上的窩窩頭早就放好了,將蒸籠放在鍋子裏,蓋上蓋子,然後就無所事事了。

蘇錦繡:“……”做早飯這麼容易的麼?

“除了窩窩頭我要不要再煮點粥啊。”蘇錦繡一邊嘟囔著,一邊拿著碗去淘米。

因為沈燕喜歡喝稀粥,所以蘇錦繡隻拿了小半碗的米,淘洗幹淨後倒進鍋裏,緊接著就有些犯難了,該放多少水才對呢?

“一碗米,三碗水,一碗米,三碗水……”

一邊念叨著以前周玉竹教她的話,一邊用瓢舀水倒進碗裏,然後再倒進鍋裏,用這種精確測量的方式,開始了她人生第一次的獨立煮粥之旅。

不得不說,爐子真是個好東西,若還是大鍋灶的話,說不定蘇錦繡就徹底躺平了。

問就是不會,愛嫌棄就嫌棄吧。

將另一個爐子坐的水拿下來,將粥鍋放上去蓋上蓋子,蘇錦繡這才拎著水壺去沈燕房裏。

這會兒宋征軍已經起來了,沈燕因為宋清華說他做早飯的緣故,隻披著棉襖坐在床上,腿上還搭著被子,一邊指揮著宋征軍:“就在那條秋褲下麵,你看見沒……你眼睛有啥用啊,對對,就那兒。”

宋征軍順利的找到了襪子,剛穿上就聽見了敲門聲。

“奶奶,我能進去麼?”

沈燕連忙應了一聲:“哎,等會兒,我來開門。”說著伸手打了打宋征軍的胳膊:“快把衣服套起來。”

宋征軍隻好趕緊的穿衣服。

終於穿好了衣服起身去開門,就看見孫媳婦拎著水壺站在門口,笑著和自己打招呼:“爺爺,你起了啊,我拿來了熱水,正好洗臉。”

“欸欸,好好好。”宋征軍平時都是沈燕伺候的,突然享受一把孫媳婦兒的孝心,還真有點不習慣。

有些僵硬的看著蘇錦繡給他倒了水,然後端起臉盆就往外走:“我看外麵雪不小,就到外麵去洗了。”

房間裏隻剩下沈燕和蘇錦繡兩個人。

“別理他,你咋來了?”

“我拎水過來給奶奶洗漱啊,外邊兒天冷,奶奶今天沒事兒就別起床了,我熱了窩窩頭還煮了粥。”蘇錦繡放下水壺:“我去再拿個盆來。”

說著,也不等沈燕反應,便直接跑出去了,不一會,就拎著一個新臉盆過來。

“咋用這個盆呢,這可是你們結婚的盆,快收起來留著你們自己用。”沈燕一看盆就急了:“別倒水啊,你到那個寫字台下麵的櫃子裏看看,那裏麵還有個備用的盆。”

蘇錦繡愣了一下,看老太太是真的急了,隻好去找那隻備用的盆。

等找出來,才投了洗臉巾,讓沈燕先刷牙,再洗臉,等洗完臉,蘇錦繡還不忘掏出雪花膏,摳了點細細的給沈燕抹上。

“哎喲,這雪花膏你用就好啦,還給我這老婆子用,我用蛤蜊油就挺好。”

“都摳出來,奶奶就抹上吧。”

蘇錦繡一邊為她抹雪花膏一邊不好意思的說道:“奶奶,我不會做飯,你教教我怎麼煲湯吧,奶奶煲湯這麼好,我學會了,以後也能煲給清華吃。”

“你要學煲湯,哎喲,那可好,隻要你願意學,我啥都願意教你。”沈燕一聽頓時高興不已。

學了給自己孫子煲湯吃,她能不高興麼?

等沈燕洗碗臉,再回到廚房的時候,粥已經沸了好一會兒了,宋清華正拿著勺子攪著,旁邊的地上有水漬,顯然剛剛已經漫出來了,蘇錦繡連忙湊過去,緊張的問道:“粥沒事兒吧。”

“沒事兒。”宋清華舀起一勺又淋下去:“米已經開花了,出油就能喝了,你先衝一碗雞蛋花拿兩個窩窩頭讓爺爺先走。”

“欸。”蘇錦繡連忙弄了雞蛋茶,拿著窩窩頭給宋征軍送去了。

等宋征軍走後,那粥才算是出了油。

美滋滋的喝了碗粥,蘇錦繡才坐上宋清華的後座,兩個人去上班了。

因為到年底了,蘇錦繡雖然今年不再出新連環畫,可她現在是宣傳委員,還有一些其它方麵的工作,有些上麵的政策思想也需要及時的傳遞給下麵的工人們。

廠子裏是有廣播的,蘇錦繡申請了廣播室的使用後,就將一些政策編成小故事,趁著中午工人們吃飯的時候,做了個電台節目。

紡織廠的廣播站裏是有不少磁帶的,而這些磁帶的內容多是一些紅·歌。

蘇錦繡沒像以前廣播站的那些播音員隻是單純的播放音樂,而是靈活的運用暫停鍵,她放歌放到一半,會穿插一些小故事,宣傳政策,到了節目末尾,她特意用廣播朗讀了一位一線工人的感謝信,朗讀過後,蘇錦繡表示歡迎工人們寫信來廣播台,她會挑選著朗讀。

自從紡織廠出了電影後,就好似一下子點燃了大家創作的熱情。

不到一個下午,工會就收到了不少來信,蘇錦繡拿走了一摞,還有源源不斷的信湧進來,搞得工會一下子成了信的海洋。

沒辦法,蘇錦繡隻好托門衛釘了個投稿箱,掛在食堂的門口,表明每天早上會來收信,工會這才輕鬆了些。

可縱使如此,工會還是熱鬧不已。

“哎呀,上一次這麼熱鬧,還是出電影兒的時候呢。”生活委員林委員捧著茶杯忍不住的感歎道。

“是啊,想我們工會前幾年宣傳政策,哪一次不是強迫她們坐下來聽啊,還是頭一回這麼熱情主動呢。”另一個張幹事也趕緊喝了口熱茶:“我可忙了一早上了。”

“蘇委員能幹唄,要麼說,還是得腦子好,不然的話,誰能想到廣播台還能這麼用啊。”那裏平時都不咋使用的,頂多領導開會的時候,會搬出來用一下。

“是啊,這廣播聽著有意思,我剛才還看見一個求處對象的稿子呢,就是沒署名,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投的。”

“管他誰惡作劇,反正這稿子可不能播。”

“嗯呐。”

這邊工會大辦公室裏各個忙的喜笑顏開的,另一邊的莊主席也在表揚蘇錦繡:“廣播台這個事做的不錯,我看著你的方法還是很新穎的,不至於枯燥無聊,前幾年宣讀政策的時候,下麵的女工們還有帶著棒針織毛衣的。”說道這裏,莊主席就忍不住的生悶氣。

他親自宣讀政策居然還嫌無聊。

“可能是她們聽不太懂,所以就幹脆幹其他活了。”

“你看,以後這廣播台能一直開著麼?”莊主席這才說出自己的主要目的。

“可以是可以,就是我還要畫連環畫,可能沒時間……不如改成每周一次?”

“也行,次數和時間你自己看著辦就行,從年後就開始。”

莫名接了個活的蘇錦繡立刻立正:“行。”隨即又連忙問道:“到時候我要是實在忙,能選其他人去代班麼?”

“這個你自己把握好了就行。”

“那莊主席我先回去工作了。”得了準話的蘇錦繡就轉身準備離開,誰曾想,還沒來得及出門牛廠長就帶著一群人湧了進來。

牛廠長看見蘇錦繡,頓時一笑:“喲吼,小蘇剛好在呐,這倒是巧了。”說著,他就對著身邊的人說道:“這位就是連環畫的作者蘇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