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六道
/佛教的自由意誌論
現在講佛教裏麵的“心”。
如果現在我起一個非常清淨的心念,把浮躁、掛礙、恐懼、不安統統放下來,整個身心就會非常寧靜和安祥,如同沐浴在陽光明媚、春風吹拂、鳥語花香的環境中;我將感受到人生充滿希望,時刻都處於非常快樂的狀態。我們稱這種狀態為天人境界。
反過來,脾氣一發,整個腦袋一片空白,滿臉充血,兩眼瞪圓,這個當口,怒火燃燒著整個身心,血液加快、心跳加速,這樣的狀態屬於餓鬼的狀態。
如果我們的一生,不斷地起正念和善念,不斷生起寬廣、豁達、愉悅的心境時,你的人生會因為念頭的轉變而轉變。當一個人嗔恨時,整個頭腦一定是空白的,他所做的任何決策都是不明智的,此時的頻道,就和三惡道相呼應了。
今天動什麼念頭,就會影響到未來人生的狀態。你跟別人溝通交流,念頭不正,人家都會感覺得到。如果我在這裏跟大家賣弄學問,誇誇其談,你會感覺到我講的東西跟你的生命一點關係都沒有,你也不會想聽;如果我真正發自內心地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學佛的心得體會,大家就能收到吉祥的信號。所以每次上台演講的時候,我都反問自己:我能幫助他們什麼?我有什麼東西可以奉獻出來?
人生沒有轉播,都是直播。這就要求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問自己:我動什麼念頭?你動歪念人家都會感覺到,你動正念人家也能接收到。人生的道路,畜生、餓鬼、地獄是你自己的選擇,天、人、佛道也是自己的選擇,不能怪父母、老師,更不能怪上司與社會。這就是佛教“一心即有六道②”的概念。人生的好壞就決定於我們起什麼樣的念頭。作家薩特說:“人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護住自己的心,念頭轉變了,人生就會跟原來有天壤之別。
佛教不同於那些有著很多千奇百怪律法的宗教,沒有誰會規定出家人今天不能出門,今天不能喝水,今天不能走路,今天不能大笑,今天不能做什麼。佛教不會去糾結這些東西,而是教人治念頭。佛教裏麵,菩薩是因,佛是果。要想成佛就要修菩薩戒,而修菩薩戒需要戒的是念頭,時刻把正的念頭護住,把善的念頭護住,不讓自己起邪念。剛才講一心生六道②,這個六道有因和果,動壞的念頭就會結出惡的果實,而動善的念頭就會結出善的果實。
講一個故事。三個泥水匠建一座房子,然後有一個記者去采訪,問他們在做什麼。第一個說:“哎呀!沒辦法呀,生活所迫,妻子要養,孩子要讀書,隻好在烈日下砌牆。”第一個是被迫的;第二個說:“我在建一個大廈,建起來也有一份功勞,很快樂”;第三個說:“我在建一座美麗的城市,這個大廈建起來就會襯托得這個城市更漂亮。”二十年之後,第一個人還在某個工地上砌牆,還是抱著不得已的心態接受烈日的煎熬 ;第二個人已經成為高級工程師;第三個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市長。
同樣一份工作,以不同的心態去接受,最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從當下開始,你的信念、你的格局、你看待問題的方法都要改變。如果不改變,那你永遠都是這個狀態。你的心願有多大,眼光有多遠,你的未來就會有多大的成就。
《大學》講,“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要修正心念,然後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念頭不正的時候,你的福報很薄;念頭正,福報就會不斷加厚,我們叫“厚德載物”。
對剛剛走入社會的人來講,你選擇的職業、所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利於這個社會,能幫助到更多的人,這樣的話,你的事業一定會越做越好;相反,如果你總想投機倒把,總想得到眼前利益,那麼就像把石頭扔到天上去,最後掉下來還是砸到自己頭上。這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而是自己送給自己的。很多人說那是上天懲罰我。我要說,不是上天,是你自己種下的邪念,所以後麵就產生了惡報。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