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二位洪福。”徐慎之冷笑回應。
他自然知道王坤為何如此震驚,當日陰司傳召,三人皆被陰差帶入地府,於酆都大帝麵前對簿公堂,當時徐慎之受到的“待遇”最好,是牛頭馬麵親自前去押解他的。
二人當日最先被遣送還陽,因此不知道後來酆都大帝怎麼判定的,隻以為徐慎之使用五鬼幡退敵之時牽連無辜,以為他會遭受重罰。
可眼下徐慎之活生生地站在他們麵前,看樣子不但沒有受到重罰,而且還安然無恙地離開了地府。
“你與他們認識?”吳元清扭頭看向徐慎之。
徐慎之與那二人對話語氣並不和善,可見他們不但認識,而且有仇。
吳元清微感詫異,他沒想到徐慎之年歲不大,仇人挺多,而且還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先前是快劍門首座弟子公輸長風,這會兒又是披甲門的兩位真傳弟子。
“我們是熟識。”徐慎之回頭微笑,不過笑容之中帶有森然冷意。
“你來此處,意欲何為?”林政皺眉問道。
他注意到了徐慎之並未攜帶巽劍,但當日在淮陰縣城,五鬼幡著實將他們嚇破了膽,因此並未急著出手。
不過,他們若是知道五鬼幡早就被徐慎之扔到了洪澤湖,恐怕此時會如餓狼捕食,衝過來將他撕成碎片。
“我此番前來不是為了尋仇,隻是來找張伯愈的。”徐慎之麵色轉緩,現在不是拌嘴的時候,正事要緊。
“首座師兄是你想見就能見的?”林政撇嘴冷笑,坐於他旁邊的王坤也嗤笑不已。
徐慎之欲待開口,吳元清上前按住他的肩膀,“二位,勞煩通報一聲,就說吳元清有事求見。”
林政和王坤互相對視一眼,他們二人並不認識吳元清,可是聽說過他的名頭。
“你在這裏看著,我去見首座師兄。”林政叮囑王坤,隨即轉身上樓。
過了片刻,林政回返,麵色不善,懶洋洋地道:“首座師兄有請二位。”
林政自前邊帶路,二人緊隨其後,上到二樓,林政指著一處房門,“喏,首座師兄就在那裏。”說完也不理會二人,徑直轉身下樓。
二人走到門前,吳元清伸手敲門,片刻之後房門被人從裏麵拉開。
開門之人是個青年男子,身材魁梧挺拔,身高七尺,濃眉大眼,雖然沒有潘安之貌,卻是威風堂堂,神氣十足。此人便是張伯愈。
“吳兄,裏邊兒請。”張伯愈似乎是認識吳元清的,看到他雙眼一亮。
“哈哈,幾年不見,張兄倒是越發壯實了。”吳元清笑著回應。
張伯愈身長七尺,比吳元清高出半個腦袋,兩人麵對麵站立,吳元清顯得很是矮矬。
“這位小兄弟是?”張伯愈將目光投向徐慎之。
“忘了給你介紹了,”吳元清一拍腦門,“這是神行宗真傳弟子徐慎之。”
吳元清此時表現的十分隨意,可見他不僅與張伯愈認識,而且私交甚好。
徐慎之拱手衝作禮,“見過張兄。”
“不必多禮。”張伯愈不冷不淡的回了一句,也沒有回禮。
張伯愈的失禮舉動,令徐慎之眉頭大皺,不過他並不生氣,他現在可是臭名昭著,江湖上稍微有點名望的人,大多不願與他打交道。
吳元清此時麵色極為尷尬,他本來想借此機會,拉近徐慎之與張伯愈的關係,沒想到張伯愈卻不以為然。
“既然來了,一同進屋坐吧。”張伯愈也意識到自己的表現太過失禮,便邀請徐慎之進屋,不過語氣依舊不溫不熱。
徐慎之心中不滿,卻也不好與他多費唇舌,跟隨吳元清身後進屋。
“坐吧。”張伯愈指著凳子,麵無表情地說道。
吳元清有意緩和氣氛,便先行坐定身子,拉著徐慎之的衣袖,“張兄有請,坐下說話。”
徐慎之隻得坐下,心中感覺十分憋屈,腦海中又想起了導致他名聲敗壞他的馬墉等人,不由得咬牙切齒。
他的表情微微流露,張伯愈便心生誤解,不滿地看他。
“吳兄前來,所為何事?”張伯愈回頭向吳元清發問。
“倒不是我有事,而是徐兄弟有事,跟你們忠義盟有關。”吳元清說完,拍了拍徐慎之後背。
“哦?”張伯愈皺眉凝視徐慎之,並未問他因何而來。
徐慎之見張伯愈態度冷淡,再次拱手作禮,細述來由。
張伯愈聽完,既沒有對他進行嘲諷,也沒有直接拒絕,扭頭看向吳元清,“吳兄,你怎麼看?”
張伯愈如此行徑,令徐慎之對他大為懊惱,他是為了忠義盟而來,也是為了大宋而來,但張伯愈卻對他絲毫不在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