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摩呼羅迦(1 / 2)

那兩卷經文一出現在徐慎之的腦海,他便下意識地開口道:“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成就一切如來金剛加持殊勝三昧耶智,得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

誦經中途,徐慎之渾身打了個激靈,陡然停止誦讀佛經,轉正己念,口中再念十字天經,“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往複不斷。

他口中誦讀十字天經,神府之中卻想起了一陣陣老僧誦讀佛經的聲音,令他心生一種荒誕的念頭,竟然覺得自己所修道法乃是歪魔邪道,告誡自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此念一生,徐慎之眉頭緊鎖,口中繼續唱誦十字天經,腦海中觀想那雷祖法相。

此時若是有外人在旁觀看,定然會被徐慎之所嚇到,徐慎之的左半邊身子上散發著一股紫色光芒,顯得高貴又灑脫,不可褻瀆卻又可敬。而他的右半邊身子卻是散發著一道剛正的金色光芒,蘊含著一股博容光大的氣息。

兩道光芒沒有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但卻因為立場不同而互不相融。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許久以後,徐慎之已經將十字天經默念了上千遍,腦海中觀想雷祖法相。

兩相爭執之下,徐慎之思維混亂,有時出言朗誦梵音,有時默念十字天經。

有時覺得道法乃是邪魔外道,有時覺得佛道乃是異邦歧教。

思維正混亂之間,徐慎之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想起《道德經》中的一句話來。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想到這句話,徐慎之心神大定,道法不是人的思想,大道於天地之前便已有了,是宇宙萬物運作的綱領。

天因大道而剛健,地因大道而厚重,研習道法是為了明辨陰陽,窺視萬物運行準則,既無形卻可以在萬事萬物中看到大道的具象體現,豈是歪理邪說?

想到這一點,徐慎之心神大定,朗誦十字天經,神府之中紫光大綻,響起一聲宛如宛如黃鍾大呂般的雷聲,雷聲過後,一道威武高大的仙人虛影憑空顯現,隨即凝實,有眉有眼,不怒自威,正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法相。

雷祖法相一出,那兩卷梵文佛經的光芒立刻受到了壓製,萎靡了不少,但那老僧念經的聲音卻不曾停歇。

那雷祖法相莊嚴,碩大的左足一出,徑自將那兩卷梵文佛經踩的分崩離析,那老僧誦經之聲戛然而止,此時徐慎之右半身的金光陡然消散,紫色光芒占據了全身。

神府中的雷祖法相緩慢消散,徐慎之隻感到周身劇震,五髒六腑氣息流暢,整個人的精氣神湧聚到了極點。

渠成水到,靈氣行十二正經運轉自如,大周天暢通無阻。

睜眼之後,徐慎之發現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月色籠罩,群星璀璨。

雖然已是夜晚,但徐慎之兩眼視物清晰,並無有任何障礙,這是打通大周天才有的異能,耳清目明,夜間視物無有不適。

徐慎之將那些靈氣耗盡的舍利子收集起來,扔進了岩石縫中。

雄庫魯不在,徐慎之行事方便了許多,提了包袱,持著魚腸劍掠下山頭,見巉岩斷壁上生長著一棵古鬆,縱身掠向斷壁,落至那古鬆之上。

徐慎之提起魚腸劍,剖空古鬆樹幹,自包袱裏取出了那件七寶錦襴袈裟,放入其中,砍下一下樹枝將上方封住。

道門至寶萬法宗符是一定要討回來的,卻不是現在,雖然徐慎之已然晉升大周天,但要想討回道門至寶卻不容易,光昌都巴的修為就不是他能夠匹敵的。

況且,張乾曜在遺書說得很清楚,長樂寺的比丘當年雖然盜走了萬法宗符,但他們拒不認罪,而張乾曜自己雖然確認此事是真,但沒有確鑿的證據。

徐慎之要想從長樂寺的僧人中換回萬法宗符,不僅自身得有高超的修為,還得有確鑿的證據才行。倘若沒有確鑿的證據,隻能另想他法。

萬法宗符既然是道門至寶,那就可以號召三清座下萬千同道,逼長樂寺交出萬法宗符,當然,光靠來硬的也是不夠,還得讓他們知道七寶錦襴袈裟就在自己手中,以此要挾他們。

不過無論如何行事,必須得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因此將袈裟藏起來是最為穩妥的,可以讓長樂寺的比丘投鼠忌器,另外,還得趕快修行到陽神境界。

雖然陽神境界在靈氣修為上,比已證得阿那含果的昌都巴要低一層,但徐慎之研習諸多神霄派雷法,精於各種符咒法術,要對付那昌都巴也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