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了符紙上的字跡,徐慎之不再猶豫,當即衝孔宣道,“即刻去天師洞。”
孔宣振翼折返,快速西飛。
天師洞乃是張道陵當年布道說法、傳播教義之地,張清平既然讓他前往天師洞,想必是天師府有人在那裏修行,叫他前去搬救兵。
見他騎乘金雕向西飛走,天師府眾人既喜且悲,喜的是終於有人能夠前去搬救兵了,悲的是天師府眼下已是危如累卵,而青城山距此著實不近,往返一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待救兵趕到,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正當孔宣飛出去之際,那胡僧突然拔地而起,禦氣飛行,追趕徐慎之。
聽得耳後破風聲大作,徐慎之回頭望去,隻見那胡僧已經舍了天師府眾人向自己追來,當即心頭倍感焦急。
那胡僧飛行雖快,但金雕的速度也不慢,他一時半會兒也追不上來,徐慎之開始自心中盤算來往返一趟大致會花費的時間,應該在六個時辰左右。
那胡僧的飛行速度並不比孔宣快,但他體內靈氣很是磅礴,無有枯竭之虞,因此在後窮追不舍。
徐慎之心中很是緊張,因為孔宣是全靠體力支撐的,漸漸地便會感覺到累,速度也會慢下來,容易被這光頭追上來。
心中正在擔憂之際,他又希望那胡僧多追自己一會兒,因為救兵一時半會兒不容易搬到,龍虎山不僅是正一教祖庭,更是萬千道門的發祥地,不能讓其千年基業毀於一旦,能多拖一時是一時。
向西飛近千裏之後,孔宣的速度並沒有降低的跡象,那胡僧此時也不再追趕,而是掉頭又往龍虎山飛去。
見此情形,徐慎之心頭略微鬆了一口氣,叫孔宣趕快飛行,務必要趕在龍虎山被毀之前搬回救兵。
孔宣自龍虎山飛至巴蜀境內耗費了整整三個時辰,到青城山時並未有所停留,直接淩空飛至山腰第三混元頂,到得天師洞。
天師洞並非是一處洞穴,而是一處道觀,觀中道人不多,隻有七八人。
到得天師洞上空,徐慎之提氣發聲,朝下方大喊道,“龍虎山出事了!”
如此喊過之後,道觀中的那幾個道人盡皆抬頭看他,但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過激的反應。
見此情形,徐慎之心頭焦急,正要再次大喊,卻見後山突然冒出一道紫光,正朝自己所在的方位快速飛來。
那紫光來勢極快,片刻之後便到得徐慎之身前停下,隨即紫光褪去,露出一道身影來,是一個鶴發童顏的老道,用仙風道骨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
“福生無量天尊,小友說龍虎山出了變故,是何變故?”那老道衝徐慎之發問。
“嗣漢天師府遭到一名西土胡僧的攻擊,天師府傷亡慘重,貧道臨行之際,龍虎山諸位同道正在正一玄壇與那胡僧對峙。”徐慎之快速答複,此人既然能夠禦氣飛行,當是已經有仙人修為的龍虎山前輩無疑。
“龍虎山有貧道留下的感應符咒,若是遭遇不測,他們定然會焚化符咒感召貧道。況且,龍虎山有五名致虛真人與三十多名陽神真人,一個胡僧怎敢獨闖龍虎山?你休要欺我!”那老道皺眉說道。
“那胡僧已然證得阿羅漢果位,龍虎山四周有他布下的結界,貧道來此之時,龍虎山隻有四名致虛真人和二十多個陽神真人。”徐慎之再次回答,聽這老道所言,他已然心中明了,龍虎山已經折損了一名致虛真人和十多個陽神真人。
那老道聞言皺眉,“你又是何人?龍虎山既有結界,你是如何脫身的?”
見得這老道心中起疑,徐慎之心中頓生不滿,自己千裏迢迢趕來送信,沒想到這老道竟然會懷疑自己。
雖然心中不滿,但他卻隻能繼續解釋,“貧道神霄派玉真掌門扶搖子,因走武人煉氣化神的法子即將渡劫,自身元氣不足,故此想前往龍虎山討一枚固本培元丹,恰好遇到了龍虎山變故,是貴派陽神真人張清平於符紙上寫‘速去青城山天師洞’八字提醒貧道來此求援。”
那老道聞言上下打量他一眼,見他身形異常血削瘦,確是本命元氣消耗過度所致,疑心頓去,當即撇下徐慎之往東飛去。
徐慎之叫孔宣跟上,在後喊道,“真人隨貧道同乘金雕。”
那老道聞言折返,飛至孔宣背上,禦氣飛行會損耗自身大量靈氣,一會兒到得龍虎山還得靠靈氣與那胡僧拚鬥,不宜消耗過多靈氣。
那老道衝徐慎之稽首道,“福生無量天尊,貧道先前心存誤解,還望小友見諒。”
“真人不要自責。”徐慎之搖了搖頭,這老道誠心致歉,自己也不能不給對方台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