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相顧無言(1 / 2)

糧草保住,宋軍便沒了糧草斷絕之虞。

徐慎之神授青龍再次升上天空,看著城中一幕幕血腥的場景。

八年前金人攻破汴京,俘虜徽欽二帝,使整個大宋臣民對金人恨之入骨。

愛屋及烏,恨屋也及烏,齊主劉豫接受金人冊封,近年來配合金人多次南侵,似得宋人連同他們一同恨上了。

能讓人最亢奮的莫過於敵人的鮮血,兩三萬的宋軍湧進城中,追殺那些尚未自北門逃出的齊軍,敵人的鮮血噴得他們滿臉都是,在火光的照耀下殷紅妖異。

城中皆是宋軍的喊殺聲和齊軍的慘叫聲,宋軍眾將士各帶人馬,追至大街小巷進行屠殺。

這樣的場景本是極為殘忍的,但不知為何,徐慎之的心卻跟著跳了起來,也想下去追殺齊軍。

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道門修行,重在修心。起初他認為自己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人體有三屍神,專門攛掇人不持正己念,為非作歹。

但隨後他就覺得這個原因並不合理,仔細想過之後,他覺得這應該與他當年親身經曆過靖康之恥有關。

他雖然不是宋人,卻是正兒八經的華夏子孫,雖然祖籍平州,根卻在中原地區。

當年金人打進汴京,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這些都是他親身經曆過的,無法忘懷,就連他的師父林靈素,也是為了除掉金軍中的異類,作法折光了壽數而死的。

攻破郢州對宋人而言,不僅是收複故土,更是邁出了報家仇國恨的第一步。

齊軍與宋軍皆是漢人,本不該同根相煎,但齊國是金國的走狗,故此,宋軍對他們沒有半點憐憫之情。

自北門逃出城的齊軍隻是些散兵遊勇,加起來也就二三百人,逃出十餘裏後,楊再興率兵殺出,誅戮殆盡。

戰事從開始到結尾持續了近兩個時辰,郢州城內橫屍一片,齊軍的屍體占了九成九,鮮血幾乎染紅了每一寸土地。

殺戮結束之後,宋軍也累得筋疲力盡,分散在各條街道兩邊休息。

待得體力恢複了一些,嶽飛下令,將城裏城外的齊軍屍體全部聚集到城外焚毀。

徐慎之落地,心念一動散去了青龍,自懷中取出畫符事物,咬破指尖,畫寫血親符一道,左手掐訣,腳踏禹步,口中念道,“符告皇天後土,排查乾坤四海,搜窺九州五嶽,覓我血緣至親,元皇大道君急急如律令!”

真言念罷,符紙無風自動,飛上半空自動焚毀,化為灰燼落下。

徐慎之見狀黯然神傷,父親是死在齊軍南侵途中的,血親符能夠感知到方圓三百裏內的不曾亡故和已經亡故的骨肉至親,但血親符並沒有感覺到父親的屍骸,這表明父親當初要麼於其他地方去世的,要麼就是屍體已經被火化了。

郢州內外的屍體被清理幹淨之後,眾將士再度靠著街道兩邊的房屋休息。

待得天明之後,嶽飛率軍進駐城中軍營,下令眾將士不得外出擾民,同時貼出告示安撫城中百姓。

那些被徐慎之困在陣法之中的異類還在軍營中,這些異類是受拓拔阿嶺控製被動參戰,故此徐慎之並未將它們殺掉。

但將它們留在城中也不適合,最好的辦法還是放歸山林,在跟嶽飛商議過後,徐慎之畫寫白虎大符一道,率領那數百異類出城,沿西北方向往秦嶺去了。

攻下了郢州,守住了糧倉,穩定了城中局勢之後,嶽飛下令火頭軍造飯,殺豬宰羊,犒勞三軍。

徐慎之被嶽飛請去了帥帳。

嶽飛正伏案書寫奏報,見得徐慎之進帳,起身指著旁側的座椅道,“真人請坐。”

徐慎之點頭坐下,嶽飛也坐回帥椅,道,“此次攻破郢州,真人當居首功,此事嶽某當如實上表朝廷,為真人請功。”

“無需如此,”徐慎之擺了擺手,“貧道若需功名利祿,無需如此大費周章。”

“真人所言極是,是嶽某失禮了。”嶽飛抱拳施禮。

“將軍不妨先寫戰報,上奏朝廷。”徐慎之伸手指向桌案上的筆墨。

“請真人稍待。”嶽飛點了點頭,繼續剛才未寫完的戰報。

片刻之後,嶽飛寫完戰報,叫人拿去以信鳥發往朝廷。

戰報發出之後,嶽飛拉開了放在桌角的一張地形圖,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區域道,“真人請看。”

徐慎之聞言起身,往桌案前靠了靠,隻見圖紙上以黑籃二色筆墨繪製出了整個九州大地以及北方不毛之地。

“貧道降妖驅魔尚可,但對於排兵布陣一竅不通。”徐慎之搖了搖頭,他雖然能夠看懂圖上的山河走向,卻不明白嶽飛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