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過後,徐慎之給孔宣說了五味靈物的外形特征,叫他前往大月峰各取十幾份回來,先前備好的靈物原本放在草廬之中的,結果均被天雷劈成了黑灰。
孔宣去的快回來的也快,來回不到一炷香時間,提了一袋藥草回來。
徐慎之檢驗了一遍,確認無誤,便往爐膛內生上火,待得丹鼎溫度逐漸升起,加入了丹砂。前次煉丹浪費了不少靈氣,原因就是丹砂添加太少。
此次丹砂添加足量,徐慎之便開始像前次一樣添加五行靈物,有了於前次的煉丹經驗,此次對於火候的掌控更加精準,每一個環節也操控的也更加熟練。
接下來的四個月時間裏,徐慎之一直在煉丹,總共煉製三爐丹藥,每爐成丹數量也不盡相同,多寡不一,基本上不會低於就七枚,共計二十四枚。
這二十四枚丹藥其中隻有兩枚橙色中品,其餘皆是紅色下品,橙色丹藥對他還有些作用,紅色丹藥對他沒用,孔宣渡劫成功,也是沒用,他便留著,以後帶回去給玉真觀的弟子服用。
這四個月來所煉製的三爐丹藥,所選擇的靈物年份效力很是有限,這樣煉製出來的丹藥注定品級不會太高,這也合乎情理。
之所以不選用藥效太高的靈物煉丹,主要是為了熟練煉丹手法,以及總結經驗。
半年下來,他的煉丹手法熟練了許多,經驗也總結了一條,那就是品級越高的丹藥,在丹藥中需要打磨的時間就越就越久,此舉是為了將更多的靈氣濃縮於一處。
此時正值隆冬,南方此地偶有降雪,不過山上風很大,徐慎之為了節省靈氣,便與孔宣在草廬外圍又掛了一層梭草,增加草廬的密封信,以此來禦寒。
去三疊泉瀑布下洗澡也是不行了,瀑布雖然沒被凍住,但水溫屬實挺低,冰涼刺骨,壓根兒就受不了。
好在山中還有幾處溫泉,可以去泡泡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調節人體技能。
徐慎之原來因為作法折壽,不僅頭發白了許多,就連臉上也有不少皺紋,在廬山的這三個多月下來,氣色逐漸好轉,這得益於廬山充沛的靈氣。
冬日他也沒有停止煉丹,又趕著煉製了四爐丹藥,出丹三十三枚,其中又有四枚橙色丹藥,令他頗為欣喜。
冬去春來,驚蟄過後,萬物開始複蘇萌芽,徐慎之準備煉製更高級的丹藥。
“孔宣,你去大月峰一趟,挑三千年左右的升仙藤、問道果、九曲天麻、赤精雲藤、紫霧靈根各三份來。”徐慎之吩咐孔宣道。
“好嘞。”孔宣應了一聲,立刻變化金雕飛往大月峰。
片刻之後,孔宣帶回了他要的五味靈物,徐慎之檢查過一遍,確認沒有出錯,再起爐灶,開始煉丹。
由於此次這五味靈物蘊含靈氣極多,因此所用丹砂也就越多,投入了大量丹砂之後就再將五味靈物各投一份,先是武火快速催出藥性。
這個過程較之紅色丹藥要慢上不少,徐慎之也不急,煉丹講究心平氣和,若是滋生心生,便容易功敗垂成。
聚集丹氣的時候,也是由他和孔宣互換照看,他閑下來的時候就打打盹,練練氣,拓展內丹。
光是聚集丹氣這一環節,就足足用去了八個多月時間,再到排毒這一環節,這個環節就得用文火慢慢熬了,既要把丹藥中的毒氣剔除幹淨,又不能把其中的靈氣燒沒了,這個對火候的要求比較苛刻,徐慎之多次煉丹才得出了一些經驗。
到此一關,大多數時候是他親自看守的,實在感覺疲倦,支撐不住了才讓孔宣代為看顧。
這個過程又足足耗去了四個月功夫,到了最後一步凝丹的環節,便輕鬆了許多,根據丹鼎內所剩餘丹液的多寡,將其等分成九份,隨即再轉武火,加速凝丹。
丹成的一瞬間,一股淡淡的藥香味兒自丹鼎內溢出,藥香隻有中品丹藥才有,鼎內的藥香較為濃鬱,則表明所成的中品丹藥數量不少。
徐慎之收回靈氣,待得丹鼎餘溫散盡,揭開鼎蓋,一看之下喜不自勝。
丹鼎內共有九枚丹藥,其中七枚為橙色,另外兩枚圓潤飽滿,金光燦燦,明顯是上品丹藥。
上品丹藥也可以稱之為龍虎金丹,其中所蘊含的靈氣極為磅礴,兩枚龍虎金丹,足以讓他晉升致虛。
另外那七枚中品丹藥可以帶回去給張如晦,好增快他的修行速度。
耗時一年多,補氣丹藥終於煉成,接下來就是煉製固本培元的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