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齊全人倫(1 / 2)

徐慎之並不禁葷食,但相對於早年而言,吃葷較少,因為肉食中的濁氣較之素食要重上許多,而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排出體內濁氣,證位瑤池。

二人吃過之後,孔宣從懷中取出瓷瓶,小心翼翼地遞了過來,“真人,給你。”

徐慎之接過瓷瓶,拔開塞子,從中倒出四枚金燦燦圓澄澄的補氣丹藥,還真讓孔宣猜中了,這四枚補氣丹藥皆為上品。

“張時修倒是大方。”徐慎之將丹藥裝回瓷瓶,煉製上品補氣丹藥需要花費數年的功夫,張時修竟然一次送出四枚,可見萬法宗符對龍虎山是多麼重要。

不過他已晉升致虛,這四枚補氣丹藥已然無用,便將瓷瓶遞給孔宣,“先回玉真觀,給師兄留下兩枚。”

二人出門,孔宣變身金雕,馱負了徐慎之飛往永嘉。

自從晉升陽神後,孔宣的速度大為提升,飛往永嘉也不過用了半個時辰。

回到玉真觀,給了張如晦兩枚上品補氣丹藥,與他略做交談,問了一下玉真觀近來的情況。

玉真觀現在是吃皇糧的,不愁飯吃,觀中糧食皆有盈餘,盈餘的全部送到了玉真門下其他道觀去了。

門人能夠吃飽飯是件好事兒,但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吃了趙構的糧食,總有一天得回饋人家。

徐慎之並未多待,與張如晦交談片刻,便回返臨安。

回到徐府,徐慎之直接回房,孔宣跟進屋中,取出瓷瓶,遞了過來。

“我要之無用,你拿去用吧。”徐慎之擺手未接,瓷瓶中還有兩枚補氣丹藥,孔宣若是煉化,也能晉升致虛。

“留著給福泉以後用。”孔宣將瓷瓶放到了桌上。

見他突然間說起孫福泉,徐慎之的心情便不是很好,這小子已經離開很多年了,一直不曾回來過,不知如今身在何處。

“丹藥你服用了吧。”徐慎之將瓷瓶拿起,拋給孔宣。

孔宣接了瓷瓶,見徐慎之心情不是很好,便離開了房間。

徐慎之坐到床上,開始思慮往後的事,而今巴陵閣已經連根拔起,周宇下落不明,他也不打算趕盡殺絕,隻要周宇不再出來作惡就行。

不過還有兩件事要等他去辦,一是找到王思甫,二是找到陳堯,這兩件事皆不容易,天下之大,要去哪裏找這兩人?

十一月底,徐慎之聽到了消息,完顏亶廢除了齊國,在汴京設立行尚書台,治理北方諸地。

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徐慎之的內心逐漸平靜下來,酈青檀和王美娘也先後有了身孕。

二女有喜自然是好事,但徐慎之又想起了陸瑛以及她腹中的孩子,陸瑛死去的那一幕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如陰雲密布,揮之不去。

忘不掉的始終忘不掉,隻能隨他去了,二女有了身孕,徐慎之便不再外出,待在家裏陪家人。

徐慎行是閑不住的,他幼年是讀書的,後來跟隨父親經商,便問徐慎之要了些銀兩,請了幾個坐堂大夫,在臨安開了家藥鋪。

除了陪伴家小,徐慎之每日裏還要教授徐中清武藝。徐中清的資質不差,但小孩子都怕吃苦,偏偏練武是個吃苦的活兒,故此經常偷懶。

徐慎之雖疼侄子,卻卻不溺愛,對他很是嚴厲,徐中清每次偷來後他都會打板子,徐中清挨了打就去找徐鹿氏訴苦。

孩子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兒子挨了板子,徐鹿氏免不得心疼許多。不過她終是明事理的人,雖然心疼孩子,卻不責怪徐慎之,每次哄過徐中清之後又叮囑他刻苦用功。

次年八月,酈青檀先誕下一子。

得了孩子,徐慎之心中很是激動,時隔多年,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

修行中人修為越高,誕下子嗣的可能便越低,因為修行本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體內濁精便少。

酈青檀誕下子嗣,王美娘也即將臨盆,又如何不讓他激動。

在他往下一輩是“中”字輩的,他便給孩子取名中正。

《周易》各卦的五爻與二爻分別居於上、下卦正中,稱為“中”;卦中六爻以“當位”或“失位”分析吉凶,當位則正,多屬吉利。如果某個爻位不僅當位,而且還處於二爻或五爻,即為“中正”,其爻辭的意思就更為吉利。

徐慎之給兒子取名便是這個意思。

生產後的酈青檀較為虛弱,徐慎之便對她悉心照料。

酈青檀誕下了子嗣,王美娘也很高興,不過她也即將臨盆,便不能照顧酈青檀。

王美娘的小腹隆起很是嚴重,徐慎之窺視過,她懷的是雙胞胎。

如果是在現代,懷雙胞胎是極大的喜事,但在此時,懷雙胞胎則是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