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教合一(1 / 2)

片刻過後,孔宣進屋取出了魚腸劍,擦拭掉上麵的血跡,放進了劍鞘中。

徐慎之看著他熟練的還劍歸鞘,心中悲痛萬分,王靈兒用這把劍手刃了她的仇人,同樣也用這把劍結束了她自己的生命,悲苦的一生徹底劃上了句號。

馬家兄弟的號啕大哭很快引來了宗門眾弟子,眾人跑進屋中,看到地上的兩具屍體之後心神俱震,呆若木雞。

“真人……”孔宣見徐慎之閉目凝思,上前攙扶住了他。

“我沒事。”徐慎之輕輕睜眼,擺了擺手,從自責中掙紮出來。

實則此事也不能怪他,天道承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王靈兒和馬墉會有今日的結局,是從馬墉當年設計將他逐出神行宗,引狼入室製造內亂那天開始就注定了的。

雖然極力開解自己,但心中的悲痛卻是難以消減,當年的神行七子,而今隻剩下了他和韓興仁,王思甫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心中雖然悲痛,但他並未在外麵待得太久,進屋之後叮囑門中弟子,叫他們去縣城置辦棺木以及殯葬用品,為王靈兒和馬墉斂屍。

馬元和馬忠倆兄弟此時已由號啕大哭轉變為低聲啜泣,哽咽不斷。

他們兄弟二人是王靈兒一手帶大,馬墉很少管過他們,王靈兒被馬墉關了兩年,他們被馬墉禁足,今日好不容易再見母親,卻在頃刻之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

許久之後,馬元抬頭直視徐慎之,雙目充血發紅,麵帶猙獰,“都是你,如果不是你,我娘就不會死!”

徐慎之沒有答話,最親的人死了,換成任何人都會心裏難受,馬元此時情緒波動太大,況且他又是個孩子,不能給他一般計較。

“你幹嘛要治好我娘,等我再長大些,武功超過我爹,當上了掌門,就能放我娘出來,帶她去看郎中,你幹嘛要治好她……”馬元有些語無倫次,抱著王靈兒,伏屍痛哭。

徐慎之心情也很沉重,但事情已成定局,他也無可奈何。

待得門中弟子買回棺木以及各種殯葬用品,徐慎之主持大局,吩咐眾人將二人屍首帶出清洗血汙穢。

馬墉屍首分離,那沾滿鮮血的頭顱以及麵上猙獰的表情很是恐怖,眾弟子心懷懼意不敢上前,徐慎之隻好與孔宣親自動手,洗去馬墉身上的血汙,命人取來幹淨羊腸,將他的頭顱與脖頸縫合。

洗淨二人屍身血汙,換上壽衣送入棺木,移至靈堂,馬家兄弟與眾門人弟子披麻戴孝,跪在靈堂。

徐慎之也沒有閑著,吩咐弟子去修建墳墓,沐浴過後,擇靜室一間念誦經文,超度二人亡魂。

停屍三日,到了下葬當日,徐慎之接過一名弟子遞來的鐵鍬往二人墳頭各撒了一鐵鍬土,以表敬意。

安葬了二人之後,徐慎之扶持馬元做了掌門,並且將浮光掠影的心法留下,讓這門隨他輾轉十八年的輕功絕學再度回到了神行宗。

徐慎之並不久留,後事料理妥當之後,與孔宣離開神行宗。

再往北就深入金國腹地了,那裏僧尼更多,且金人又不怎麼待見道人,去了容易惹麻煩,二人便啟程南下。

南行不過百裏,徐慎之突然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扭頭回望。

孔玄見狀也跟著回望,一眼望去隻能看到懷來縣城,而無法看到臥牛山。

“咋了?”孔宣不解扭頭。

“方才有一道妖氣在臥牛山附近出現,我感覺有些熟悉。”徐慎之皺眉說道。

“我咋沒感覺到?”孔宣說道,“真人,我知道你心裏難受,你一路上一直心不在焉的,應該是出現幻覺了。”

徐慎之扭頭斜視了他一眼,“那道妖氣隻是曇花一現,不似幻覺,你沒感覺到是因為你平日疏於修心,走,回神行宗看看。”說罷就走,孔宣無奈隻能跟上。

到得神行宗,守門弟子見他們去而複返,也沒有進門通報,直接放行。不過徐慎之並未進去,隻是問他方才可有什麼來過這裏,那守門弟子搖了搖頭,隻說不曾有外人來過。

徐慎之便不再多問,那守門弟子有些疑惑,徐慎之也不多做解釋,與孔宣再度離開。

“看吧,就說你是出現幻覺了。”來回多跑一趟,加起來近二百裏路,孔宣不由得滿腹牢騷。

徐慎之點了點頭,方才那妖氣曇花一現,或許真的是他出現幻覺了。

再往南走,二人便放慢了腳步,沿途遇人有小過,便出言勸誡教其回頭,若遇大奸大惡之人,直接殺了了事。

雖然明白世上的惡人是殺不完的,但徐慎之並不因此而心慈手軟,忠言逆耳,教育人不能光說好話。要人知道行善的好處,也得讓人知道行惡的懲罰,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棗子加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