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本來就是神秘的,自古以來流傳下來許多禁忌。如:忌在家裏和夜裏打口哨。苗族認為打口哨可招來涼風,而各種神怪則往往是乘著涼風而行。因此,在家裏打口哨會引鬼進屋,遭到不幸。在夜裏打口哨,會引鬼纏身,降下災難。忌踩三腳架。苗族的火坑裏放有鑄鐵三腳架一個,專用於架鍋子鼎罐煮飯、炒菜,任何人都不能用腳踩踏。傳說三腳架是三個護火的祖先變成的,踩了三腳架是對祖先不恭。忌坐“杭果”。苗族火坑右邊(背向為北,麵向為南,餘類推)的中柱腳設有祖先神位,苗語稱為“杭果”。青年和婦女嚴禁坐在這一方烤火,孩童更不能在這裏打打鬧鬧。。
忌震龍岩。苗族堂屋中央都有一塊石板,石板下有一小坑,坑內放有清水一碗,是“龍”的棲身之處,如果震動這塊石板,據說“龍”就會受驚離去,主人就會遭災。父母健在,晚輩不能包裹白色頭帕。忌過小年。由立春的那一天算起,逢到子日便是小年。如正月初四日恰恰逢到子日,那麼從初三晚上半夜子時就要起忌。到時,一家大小,你看我,我看你,靜悄悄地不說一句話。這二天,全家都休息,關門閉戶不上坡,不幹農活。一直要到初四的夜晚子時,才解忌。忌言。清早起來後,到吃早飯以前這段時間,忌說龍、蛇、虎、豹和鬼。苗家人的風俗禁忌:苗家人最忌外人以“苗子”相稱,認為是對苗族人的最大侮辱。客人至苗家,必以酒相敬,客人若接受,主人會引為知己。若客人不勝酒力,也要象征性品咂一下。苗家人殺雞待客時,總將雞頭、雞肝、雞脯奉予老人或最尊貴的客人,將雞腿送給小孩,將翅膀交於青年男女,祝其前程無限。在一家幾代同堂之時,青年男女不應有過分親昵舉動。苗家人與自然關係親密,認為無論橋頭、樹下、屋頭、灶旁都有神靈依附。每逢節慶或貴賓來臨,均燒香供奉,告慰祖先,以祈求平安。客人不宜對這類活動表示非議。苗家人忌用白公雞送喜慶賀禮;忌外人隨意觸動堂屋神龕;忌用腳踏火中的鐵三角架;門口插草標,意為家中有病人,忌外人進家。產婦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誤入者,出門時須洗腳,並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將產婦的奶水“踩幹“。產婦忌吃老母黃牛肉、母豬肉、公雞肉、小魚、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區,忌孕婦與孕婦會麵,亦忌去別的產婦家,否則認為會延長產期。農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裏送糞歸來時忌見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時若見秧田有魚時忌說魚,否則魚會吃秧根。有些村寨,收獲小米時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問及,忌說“不要了“,要說“它們未長大“,否則以後小米因傷心而拒絕再長。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聽到前來糟蹋莊稼,隻能以“他們父子“來代稱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後,凡遇戊日忌動土挑水。
喪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男性死於白天,女性死於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念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內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塗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是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才。在些苗族地區,村寨死人當天,可上勞動,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入葬後1月內,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隻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麵;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麵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肴,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禁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