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有很好的談心對象,可以把日常的不快、不滿、不開心統統告訴他,他會靜靜地聽你發泄,適當地安慰你,幫你擦掉眼淚,讓你一身輕鬆。誰不想有這樣一個溫柔的談心對象呢?所以,電台裏有各種“知心姐姐”類的欄目,報紙上有專門的情感傾訴專欄,專門的電話熱線曾經風靡,淘寶一搜,能看到一堆“情感交流”……
傾訴,是一種需要;願意聽人傾訴的人,有一顆溫柔的心。
道理是好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事情可沒有那樣美好。看看丹丹的遭遇吧:
丹丹,今年26歲,是朋友圈裏有名的溫柔姐姐,大家都誇她人好,性格溫柔,值得信賴,有什麼事都喜歡找她傾訴,說她“像姐姐一樣”。起初,丹丹還為此得意,認為這是她的個人魅力點。漸漸地,丹丹有點煩了。
她的朋友毫無例外的是一些極其需要傾訴的人,他們能打幾個小時的電話哭訴雞毛蒜皮的瑣事,失戀——姑且算是人生大事、工作不順、同事不好相處、租的房子不好、今天沒帶錢包、家裏的貓總掉毛,不論什麼事,都要對丹丹嘮叨一番,丹丹有時聽得想要打瞌睡,卻不好意思打斷,隻能任由對方說下去,再說下去。
後來丹丹才明白,這些人並不是將她當作一個可靠的朋友,而是將她當作方便的情感垃圾桶,他們在她這裏發泄一番,打起了精神。丹丹卻被他們的瑣事攪得頭暈腦漲,影響情緒,還浪費時間。這難道就是溫柔的代價嗎?這代價也太慘了點。
如果請你來幫丹丹支著,你一定會慷慨激昂地說:“讓那些人走開!”但在現實生活中,你真的會這樣做嗎?多數時候,你和丹丹一樣,心不在焉地聽著別人的牢騷。你不想與人結仇,不想影響關係,不想給人留下不近人情的印象,你有這樣那樣的擔心,隻能無奈地聽著,在心中積累著各種不滿。
是時候仔細想想你的位置了!在朋友心中,你究竟是怎樣的形象?試想一下,倘若你是個忙得腳不沾地的精英人士,誰好意思用張三李四的閑事打擾你?倘若你是個就事論事堅持立場的人,誰會拿雞毛蒜皮的小事來詢問你?倘若你是個生活品質極高、杜絕庸俗的人,誰會把家長裏短拿到你麵前討沒趣?
明白了嗎?你會成為垃圾桶,是因為你看上去很閑,性格又軟不敢得罪人,能力很一般不會讓他們有壓力,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想要遠離他們,要麼狠下心拒絕,要麼鉚足力氣樹立自己高大上的形象,讓閑雜人等不敢輕易與你開口。
請記住,真正的朋友會考慮你是否繁忙,會在乎你的心情,會更加關心你的近況,而不是每次聯絡都隻是單方麵吐自己的苦水。對那些把你當作垃圾桶的人,別客氣,趁早離他們遠點,你的生活,不應該整天被別人的負能量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