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產品發布會
前一階段,李正緊張地盯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連續在教室跟班上課,但太基礎的輸灌式教學方法使他沒有了興趣。在教研會上指出缺點不足後,叫教研班改進後,就隻教授三年級,再由三年級去代課其它班級。三年級學生平均年齡較大,領會能力、組織能力、自學能力和其它學生不在一個層麵上,李正每十天隻授課四個半天,其餘時間自己專心整理教材去了。
空間資料整理完畢,李正對幾個硬盤U盤內容大致了解。開始考慮其它問題,出出進進多次空間戒指,李正發現幾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每次進入空間都是在同一個出入口?二是空間不會隻有自己一個人持有吧?其它持有人會不會在空間留下點什麼呢?三是空間有多大?遠處大山後麵有什麼?一定得找個時間去探索一下。
看一切順利,把學校交給李瑜帶隊教研班科研,李儉帶著‘教授們’學習數學。李正又帶張新進山裏作坊去了。
在個隱蔽的山坳裏,有個看守嚴密的作坊。作坊裏正在燒製玻璃。匠人驚奇的發現,原來金貴的琉璃,就這樣用砂子簡單的製作出來了,按王爺要求,隻加這樣一小點粉末,渾濁難看的厚重琉璃盞就變得這樣清澈透明。加入另一種粉末,又變成另一種顏色。看著玻璃工人把火紅柔軟的玻璃胎變換形狀,玩的嫻熟,李正鼓勵盡管試驗添加多種礦粉,看看能不能出現新的品種。下令,除自己畫出的圖像外,凡是能別出心裁吹製出新款式新品種的,玩意兒、用具、酒具、茶具等等均可,都有重賞。特別懸賞,吹製雙層桶、壺、瓶狀的器皿,具有保溫功能,將會獲得巨獎。指點匠人用在水銀上攤出平板玻璃,加上一些粉末刷在玻璃上製作鏡子,隻是指出個方向,原料配比什麼的都由匠人自己動腦子、不斷的更改配方比例,以求出現更多的品種。
在擺滿玻璃器皿的庫房,李正選出些茶具酒具。按形狀近似搞了幾套。完全一樣的還吹不出來。叫張新找木匠製作木盒,製作襯裏布。賣相好才好賺錢。
把自己送給李瑜的放大鏡給工匠看看形狀,講了下原理叫工匠們自己想辦法製作。
到另一個作坊看看,許多工匠在忙忙碌碌。這是個製藥做坊,按李正要求來炮製後的草藥,許多草藥的毒性大大減少或消失。這些藥材根據用途和藥性,分門別類,磨粉的、浸泡萃取浸出液的、取汁的、各不相同,加工好後,送入後麵院子。誰也不知道那院子裏有什麼?又做出什麼東東來?
河南岸的南湖山莊裏,秘密的燒酒作坊出了產品。用買來的酒重新蒸餾,得到清冽的透明液體,口味還有些差強人意,曲味較大,李正還是命名為南湖春,窖藏起來。又小心的勾兌一番,拿出幾十斤向福和酒樓推廣。
李正對張新領導下的工作很滿意。獨自進了小院,把加工好的藥劑裝入戒指空間。這樣就永遠不會變質。等抽空先把調料、牙膏雪花膏製作出來。
又到鑄造作坊看看,地條鋼生產有序,隻是鐵礦石運輸吃力。鐵礦石在離此處有三十多裏西南山中,全是山道,不能用車。礦石都是背出來的。
李正驚訝不已,年前咱們勘察時不是說了嗎?先修路。再建廠。
張新低下頭,慚愧道:又測量了下,造價太高,要用許多炸藥。還要影響這邊鑄造。
鋼筋儲備怎麼樣?
差不多夠用了。
那就開始修路。那個鐵礦,雖然品位低些,但儲量大呀!眼光要放長遠些,把工人搬運石頭的工錢計算一下,和修路後的運力比較一下,明顯是修路有利。明天先召集爆破組和石匠,沿途在險要處打眼,先順路炸出一條路基。稍後招工修路,爭取最短時間修一條能過大車的路。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正每三天才在學校露一下麵。用了八千多斤炸藥,十五天時間,硬是把三十多裏山路炸出了個大致雛形。又發告示招修路工沒人每天三十文,自備夥食,進山平整路麵。
這個春天,整個申州都在忙著掙錢。人們互相攀比著出工。看人家羅家父子,爺倆比你三個都掙的多,當初你怎麼就不去學個木匠手藝?憨!去跟著老張鐵匠輪大錘也行啊!人家父子一天就是一百文哪,還管飯。你爺三個拿九十文,還得帶吃的。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