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 鍋駝機(1 / 2)

第四十一章 鍋駝機

蒸汽機,現在隻能叫鍋駝機,還是雛形。橢圓柱型的臥式鍋爐水箱容量3方,加上其他附屬裝置也有兩米高,為了移動方便,還安裝在一個鐵架子上。這是李正結合後世五六十年代蘇聯波伯洛夫斯基的《鍋駝機及其維護》、1958年徐邦彥編《鍋駝機構造與使用》、1960年徐誌編的《鍋駝機問答?》等等資料整理完善出來的結果,做成後,無論效率還是結構都會有所提高。

李世民等人來看時,隻是一堆鐵疙瘩下麵在燒火,李儉一臉煤煙痕跡還在忙活著,顧不上和皇上見禮。這會兒見王叔過來,才匆匆向李世民躬身一揖,然後向李正道:“王叔,還是密封問題!螺絲擰斷了也封閉不緊。”

“這是材料問題,李瑜正在搞,你去問問,他那該有結果了。”李正麵無表情的說。

這時,壓力上來了,壓縮室開始呼哧呼哧的放氣,那是氣缸活塞過了最遠點排放的多餘氣體,左右兩根連杆同步推動著一個曲軸,帶動雙側的轉輪旋轉。李世民皺著眉頭,不明白什麼作用,也沒有問。

“老王!加火,轉速不夠!”李儉喊。

稍後,噴氣聲節奏加快不少,但上麵管道接口接頭處露氣厲害。李正看見皇上疑惑,就帶他到另一處房子觀看。這裏是為了鼓勵工人們思維創新開設的前瞻性展示室,也是未來將要完成的目標,很多高新奇的設計在這裏有了具體體現,大量圖片和模型配有功能效果說明。當然也是一般人禁止入內的禁地。

李世民當然就挪不開腳步了。水力榨油機李二見過,用這個鍋駝機作動力,他就沒有想到;提水裝置,從井裏河裏往外往複不斷地汲水,也很高級;用在打鐵上,那是一個衝床,當然是圖片;還有脫粒、碾米、磨麵、鋸木頭等等圖片,最令他吃驚的是,真有一條鐵路,鋼鐵做成的鐵路,不是圖片,是模型!兩根鐵軌固定在枕木上,上麵就放著一個剛才見過的機器,木料製作的精巧小模型,後麵還拖拉著一溜長長的平板車。

那模型上的機器和剛才的實物明顯不同,更大更複雜,顯然力氣也更大。下麵的說明更是驚人,可載幾十萬斤,日行千裏。試製周期,十年!

這才是李正的真實目的吧?李二長出一口氣!等等!這東西要是製作出來,那得多少鋼鐵啊?錢!李世民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就到這裏吧,山裏的鐵路不必去看了!急切的興趣放下,感到肚子餓了!中午飯天氣太熱,草草吃了點,現在突然就前心貼後背了。

“孝正啊!為兄餓了,回去吃飯吧!山裏就不去了!”

果然是聰明人啊!看了展覽就有圖有真相了,連介紹都不用浪費口水了!好啊!

晚飯隻有四人慢慢邊吃邊聊,所有下人被趕到二門以外,隻有幾個宮裏侍衛和山貓在遠處轉悠。秦瓊是微末之時相隨的從龍功臣,李孝恭是家族兄弟和得力助將,功高無比,現在雖卸甲歸田,但朝堂上那些彎彎繞的事對他沒有什麼可遮掩的。於是,毫無含蓄的對話開始了。

“孝正啊!南湖書院辦得很好啊!按你們說的那個‘成果’,‘成效’,顯著啊!你獻上《製鹽策》以及後續的那個‘合同’,為兄很滿意啊!那個商稅法更好啊!剛開始,為兄對你重視不夠,怠慢了孝正,這裏為兄向你賠禮了!“說著真的起身向李正行了一個平輩躬身禮。秦瓊和李孝恭沒有去勸,李世民這個舉動確實出乎二人意料,但,不光是他倆,明白人都知道朝廷對李孝正封賞和貢獻不相配。

李世民今年35歲,年紀輕輕做了皇帝,正是意得誌滿之際,能屈身向來曆有待商榷的一個‘皇族兄弟’行禮,實屬首次。

李正連忙離席,一躬到地,“折煞小弟了!一些小道技藝,不堪一提!”

“孝正!你想要什麼呢?”重新入座的李世民問得大有深意。

“那要看皇兄能給什麼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切看皇兄的決心!”太極推手李正也會一點。

“哈哈哈!”李世民笑了。“好一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來!滿飲!”梨園老祖李隆基還沒出世呢,但舞台二字他能夠理解。

玻璃杯裏是新出的蒸餾酒,數量不多,僅限自用。李正實在不想在伏天裏喝高度酒,但啤酒還在試驗中,碳酸飲料倒是有,場合不對呀!有些事要當麵說出來,也需要酒來蓋臉的。

李二讚了下酒,“好酒!夠勁!孝正能給大唐什麼?換句話說,孝正心目中的大唐是什麼樣的?”李世民也需要酒意緩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