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別樣春運
盈厭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文公十八年》:“ 縉雲氏 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盈厭,滿足的意思。按李正想法,盈厭鼎,那就是可以滿足的容器,那不是聚寶盆是什麼?傳說,明初南京人沈萬三曾經有過聚寶盆,說明這枚戒指曾經在明初出現過!那時的主人黃石公魏轍的生平?他在空間留下了什麼?他的空間秘密在哪裏?這都是李正急需了解的問題。
找遍十二家小院,並沒有找到什麼盈厭寶鼎。一定在某個什麼地方!看來,空間探索,任重而道遠啊!
對於空間,李正有些心得,當初,李世民到申州訪問,那天夜裏,空間為李正開放了李振棠空間;當《本草綱目》問世,魏轍空間開放。一個是被當局認可,一個是和民生福利有關。看來每次開放和大事有關。
放假第二天,臘月二十二,一路向北回長安。唐王儀仗所經過的地方都是忙忙碌碌的民工。從南山書院直往北到長安都不帶一點拐彎的官道,兩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靠近山區的就就進取材,用石頭鋪路,靠豐水河邊的就備土抬高修整路基,運來石塊、石子、河砂,水泥,等年後開始用混凝土鋪路麵。這些附近百姓,趁天寒地凍,工地停工,聽說王爺年後要修南山書院到長安的路,就到路上備料來了。為鋪蓋防凍的麥秸幹草都準備好了。
過了豐水河浮橋,進入長安縣境內。這裏一片安靜,村子裏或地頭有人在曬太陽。新奇的看著路過的車隊。一幅靜謐安詳畫卷。
李瑜問:“王叔!這裏能修橋麼?“李正回頭看看寬闊的沙灘。搖搖頭。
李正歎了一聲:“能是能,現在技術不行啊!你先試著設計一下,看看有哪些難度,我們能不能克服。”李正鼓勵道。
李瑜立即下馬,上了自己的大車鼓搗去了。李恪和長孫衝一見,以為王叔的秘書又是要記錄什麼新詩句,也下馬上車去了。眼見前麵一條坦途,李正也不想看這平原午後一覽無遺蕭瑟景致,到車上歇息去了。
從書院到長安九十多裏,來往官員、商隊絡繹不絕,靠近書院的官道兩側修起許多客棧、商鋪,很快就會是一座新城市。製約發展的是交通,官道修了又修,墊了又墊,可還是經不住重載馬車損毀。修路就提上日程。
蕭玉萍和一班孕婦一直昏昏懨懨的嗜睡,是孕期反應吧!李正想去溫存安慰都被轟出去了。
李正隻好到女兒車上歇息。還是月兒好啊!雁妮見王爺上車,連忙擠到前麵小廂裏。這超寬大馬車經再次改進,分成隔廂,平時主子和丫鬟都在大廂裏,偶爾又作為私密空間使用。馬車是很溫暖,隱蔽的煤爐就在小幾下麵,小李琳躺在小睡車裏酣睡。
女兒兩個多月了,經過調養,已經和同是兩個月的孩子沒有什麼差別,沒有太醫預想的那樣體弱多病,弱不禁風,反而一天比一天精神,沒有病過一次。神水的效果就是好啊!陸樹威手術後隻喝一次,加上李正輸血,現在已是南衙十六衛裏無出其右,武力值第一。連神話般的山貓也搞不過他了。
枕在月兒腿上,見月兒溫柔的臉上有些落寞,作怪地問:寶貝兒!有什麼不開心的?來!給爺笑一個!月兒經過調養,早已恢複產前狀態,身腰更加豐滿苗條,十八九歲的少婦,就像鮮豔欲滴的熟葡萄。
月兒沒有回答。那我猜一猜:是擔心路上下雪?是擔心去京城沒有青菜吃?哦!我明白了,你是擔心被生下個女兒,別人先生下兒子吧?那怎麼辦?要不咱們在努力努力,趕上她,現在就來...
還沒說完,腰上挨了一下。和當年餘儷那一擰極為相似。李正一陣恍惚,沒有以前那樣躲避,愣了下神,眼睛茫然的盯著車頂。
月兒嚇了一跳,怎麼啦?不應該是沒反應啊!摸了摸李正額頭。李正反應過來,抱住月兒的腰。月兒以為這禽獸真的要幹壞事,羞不可耐。李正卻深深吸口氣,滿是月兒頭發上洗發水的花香味。
月兒!嗯!你是我下山後見到的第一個女人,放心吧!我會待你更好的!兒子慢慢會有的!急不來的!說得月兒漸漸低下頭。
空間裏李正用拖拉機開墾種植的一大片土地上,各種作物已經成熟或收獲,火紅的辣椒掛滿架子,白胖的冬瓜成堆,場地上堆放著大堆玉米棒,還有地邊殘餘的碩大的玉米棒耷拉在玉米稈子上麵。這是李正自己收獲的,拖拉機和旁邊那片卸下來的物資現在這片地方可不是誰都能進來看到的。和外麵截然不同的景色,外麵已是冬天的衰草連天,裏麵依然四季並存。
種植在河邊的蔬菜等作物茂盛生長,采摘果實後還會繼續生長出來,似乎種植一次永遠收獲。高處的山腳下的玉米地那一片卻是秋色一片,中間隔著一片果園是夏天的風情;遠處山頂上是皚皚白雪。
地裏已經不再種植小麥,隻是種些小麵積的反季節蔬菜。拖拉機沒有多少油料了。在柴油沒有大量生產出來之前,還是省省吧!
於是在申州時李正試著放些生物雞鴨鵝進去,也沒有不行。栽些果樹也行,並且長得格外茂盛,不到兩個月就掛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