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六章 《三國演義》(1 / 2)

第七十六章 《三國演義》

第二天,臘月二十七,李家旗下的多家商鋪大門前同時出現一塊告示。義陽王新書到售:《三國演義》 售價一貫 欲購從速

大門旁邊招貼廣告牌上大字書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啊!王爺有新句了!許多上街購置年貨,沒有購書預算的人,不顧深雪,返回拿錢來買書。迫不及待的站在屋簷下翻開扉頁,找到那篇新詞《臨江仙》。對跟在身後等著辦年貨的妻子不理不問了。

卻說,長安有東西兩市為商業集散地,五月時,朝廷特批通化門以北永福坊再開一片商業區,當然是高檔貴族專區。李正在這裏開了六家商鋪:文化書齋當然賣些書院書籍文具、兼營玻璃器皿、鏡子鍾表之類;精品女性服飾店---牡丹服飾,就是女性用品店,各式綾羅綢緞絲織品、服裝飾帶精品,像什麼首飾金銀器、描眉口紅化妝品,還有青澀少女必備殺器,卡通版各種布偶等等。由那些美姬出麵經營,外麵有書院保安負責維持秩序,加上長安縣衙巡捕將唐王產業作為重點保護對象,一下宵小遊俠混混兒倒也不敢生事。

潮流時尚店裏則是小青年裝逼必備器具,墨鏡折扇,胸前背後印花的長衫短褂,新款棉質大衣,書院學生服裝、勞保用具等等。來往人流不少,各個都說大開眼界,其實,連後世街溝子裏的小店也是天地之別。

李氏家族屬下藥鋪裏,全部開設一個成藥專櫃,出售南山書院南湖書院出品的成藥。片、丸、散、膏、貼都有。如果不想買,旁邊還有傳統的藥材。不過,成藥出世以來,藥材就少人問津了。一般到頭痛腦熱,癰瘡毒癤什麼的一兩文錢,就買到相應藥片藥丸或膏藥,就能痊愈。比之前的請大夫開方,再買藥熬藥方便太多了。

今年年貨季節,藥房推出一種新藥,褐色的糖丸,能打掉人腹內的寄生蟲,藥價便宜,據說是唐王爺補貼發售。分兒童型和成人型,小孩子隻需一文錢,可以買到十粒,但大夫囑咐,一歲吃一粒,十歲吃十粒,再大些的孩子還可贈送兩粒;成人隻需一人三粒,也就是五文錢,隻服一次,不可多服。

唐王府出品必屬精品,就有唐王鐵杆粉絲先買為快,回去給孩子一吃,幾個時辰後,果然小孩子大驚小怪地跑來說,屙下一團蟲子來。大人覺得哪裏有這麼好的效果,親自查看,果然如此。於是,用南山出品的鐵鍁端著一泡屎到處誇讚唐王功績。

鄰居趕到藥鋪,那種糖丸已經沒有了,不過有另一種藥粉,用於沐浴洗頭,可以殺死體外寄生蟲,像虱子跳蚤都能殺死。既然也是唐王出品,先買一包吧。問及糖丸何時能有?答,今年可能沒有了,這是唐王試製品,藥材太過珍貴,據說從北極寒冰之地引進,極難種植,產量不大,藥丸製作較少,所以,還是等來年再打聽吧!

鄰居一邊拍著大腿惋惜不已,一邊又繼續和親戚炫耀,給唐王爺免費打廣告。

從書院回來這幾天,李正一直在酒場度過,也隻限於中午場,原因當然兩種解釋:一種是李正自己下午要探索空間,強調不能喝酒;一種是一群損友腦補的原因,孝正要應付皇上一樣多的後宮女人,努力為大唐增加人口做貢獻。大家嘻嘻哈哈心照不宣地不去勸酒,好叫唐王去領自己頒發的年度增生獎。

時間到了臘月二十八,大清早的,程大斧子攜帶著極像自己青春版的三個小夥子登門拜訪,還拉來一溜大車。進得門來,就咋咋忽忽叫三個兒子磕頭,叫王叔。那三個黑炭頭也實在,咚咚咚磕得地板直動。下人流水般往院子裏搬運東西,也不知道都是啥?

大嗓門哇啦哇啦一陣子,李正算是弄明白父子四人的來意:年年春節大假,朝中一般老兄弟要搞個年前團拜活動,明天就輪到大斧子了。昨天大家夥商量要吃唐王府後院的青菜,老程抓鬮中了頭彩,這次是來求助的!怪不得,昨天幾人眼神不對,嘀嘀咕咕不知搞什麼小動作。

這家夥!受大家攛弄,來第一個吃螃蟹,搞青菜來了。可愛的是,黑炭頭知道自己麵子不好使,人家唐王不一定鳥自己,去年搞酒就是以物易物,還送去個兒子做弟子,這次隻能還是用老辦法了。但他不是吃虧的主兒,幹脆!把兩個小兒子帶上,眼看兒子就要成人,現在突厥已滅,四海靖平,除了進入禦林軍站崗還能幹什麼?大兒子一年之間已是少了紈絝之氣,穩重許多,叫人欣慰。今天再把兩個小子帶去讓唐王爺過過眼,說不定那個兒子入了王爺法眼,收為弟子,按王爺說法,以後想不是富家翁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