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組裝大唐版火車
大年初二,李泰等人終於在大清早把王叔堵在府裏,昨天他可是在皇宮外等到天黑,王叔就是沒有出來,直到一班大臣進宮,他知道肯定有大事商討,就沒有繼續在宮門外受凍了。
說是給王叔拜年,一班小弟兄的心意李正豈能不知?幾句話後,李正直接說:你想叫我給你找份事做?好!這裏就有一件大事兒,我實在無暇分身,交給你們去做。就是編一部《字典》。可以叫做《大唐字典》,搞好了,你就名利雙收,聲望增加。
說得十四歲的小青年李泰摩拳擦掌,興奮不已。“怎麼做?和那個《說文解字》一樣嗎?”
“不!搞就搞個全新方式的。搞個教小孩子都能會用的工具書。首先得根據字典讀音結合,這就要推廣漢語拚音方案。”說著,李正拿出一個從後世字典中撕下的正文前麵的索引抄寫件來。
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法家、書畫鑒賞家。唐太宗允許李泰在府邸設置文學館,任他自行引召學士。貞觀十二年,也就是三年後,李泰開始主編名著《括地誌》,於貞觀十五年完成。這說明他的興趣在文史地理方麵,隻是後來在屬下慫恿下,開始覬覦皇位和李承乾李治等有了構陷之事。最後還是父皇寵愛救了性命,最後被高宗李治封為濮王,死時32歲。
聰敏絕倫的李泰看了一下材料前麵一部分,就知道這個東西搞出來,一定會傳遍天下,想象著天下士子人手一冊自己編寫的“字典”,成就感頓時滿滿當當啊!當下就朗聲應下差事!自己府中精英雲集,還能拿不下?
李正說:這是我自己編的幾個A字部的字,餘下你看著從形聲意等格式著手,希望不要叫我失望!付印之前,我看一下。李泰答應,興衝衝地告退。
對於李正來說,不浪費自己的人員精力,既能達到推廣漢語拚音方案和編寫工具書,又給這些無事生非的小正太找個事做, 一石三鳥的好事哪裏找去?
正月初七,李正撇下家中大小事務,隻身趕往書院,那裏有新消息傳來,申州回來過年的李儉不耐繁瑣春節來往,前天就去了書院,今天開始組裝機車關鍵部件,需唐王指導。
南山書院機車組裝實驗室裏,中午時分,巨大的廠房還是空曠而寒冷,寬大的臨時鐵軌上,一台大型車架旁幾十名凍兮兮地弟子在李儉帶領下緊張忙碌著。李正一來,不等弟子拜年見禮,就叫增加取暖煤爐,想辦法封閉一下廠房,決不能讓工人和學生在凜冽的寒風中工作。
弟子們一見王爺到來,先給眾人發放紅包,不論工人還是學生都有一份,欣喜不已。衷心感謝恭敬的心情還是來源於報紙上那句大話。
廠房太大,就是一個長長的敞棚,要封閉實在太難。跟隨的李瑜叫留守工人拉來草苫,在四周圍起來,指示,開春一定把這個工作搞好,四周要砌牆,要裝上玻璃窗。工作條件好了才有效率嘛!
這裏擺放的就是研製成功的蒸汽機機車車頭散件,旁邊立起的大幅效果圖顯示,它長八米左右,為了長途運輸,還要加上很大的燃煤倉庫和巨大的水箱,那就要有十二米到十五米,可以拉動十幾節到二十幾節車廂;後麵是貨車廂,長度和車頭差不多長,高度有兩米半高。
要說小些的內燃機也搞好了,這個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可是,內燃機是有著全套的圖紙,還有王爺親自帶隊安裝調試的。這麼個大家夥,隻有些語焉不詳的圖紙介紹和圖片罷了,哪有那麼詳細的資料。連唐王也心裏沒底。
水箱鍋爐部分已經吊裝完畢,固定到下麵的車架上。今天是關鍵的曲軸安裝,鍋爐蒸汽壓力推動活塞,活塞往複運動帶動曲軸,曲軸在達到一個頂點之後,排出多餘氣體,就是一個循環。十六個大活塞八個大曲軸往複運動,帶動下麵四隊主動大輪轂,拉動車廂。
隨後幾天,家在長安附近的學生聽到消息,陸續提前趕到書院,參與組裝機車。大車棚裏,新搭的蘆葦草把糊泥的簡易牆體,裝備了四十個大炭爐,有了保溫措施,四百餘人拆拆裝裝,有些部件還得重新打磨,忙活到了元宵節前一天,才把所有散件安裝完畢,一個龐然大物矗立在大家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