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海外基業 第一二八章 中央大廣場(1 / 3)

李正乘火車大清早的就趕到長安東站,膠輪豪華馬車直接從車廂拉出來。四匹白色駟馬,紅色絡纓,三百名護衛也是清一色白馬,找不到一絲雜毛。這種配置,上下五千年也難找啊!不能用八馬拉車,八駿,那是皇上專有皇上權利,駟馬也行,咱搞孿生白馬行不行?宛西汗血寶馬咱不要,波斯馬也不要,咱就搞東洋馬,一樣高大健壯,任誰也無話可說。

唐王就這麼拉風地一身白色王袍,隻身坐在敞篷馬車上,後麵跟著兩輛馬車,上麵是這次一同回來的幾個王子和新任秘書長李丁。17歲的李愔和15歲的李貞是第一次遠離父母,這一去就是三四年,雖然嘴上強著不想家,可裴行儉悄悄告訴唐王,這倆兄弟私下沒少哭鼻子。這次回中原,李正就把他倆選為優秀學生,入選回家名單,倆兄弟聞訊相抱著一跳多高,興高采烈。

二人歸心似箭,昨夜一宿未眠,今晨不敢催促唐王師傅,就早早收拾等候出發。如今,長安城已經夜裏不關門禁了。李正就在萬眾矚目下,踏著朝陽,緩步入城。

李正站在朱雀大道中間位置,感慨不已。後世北京天安門廣場占地麵積44萬平方米,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已經很壯觀了。紅場南北長695米,東西寬130米,總麵積9.035萬平方米。大連星海廣場176萬平方米。這些和李正腳下廣場相比都被甩到十九條街以後去了。

長安城的坊,由南北11條和東西14條的街道縱橫交錯,將城內劃為110個坊隋煬帝時稱裏,其中城東南隅的一坊被劃入芙蓉園內。各坊麵積不一,朱雀大街兩側的4列坊最小,南北長500到590米,東西寬550到700米。除這4列坊之外至順城街的6列坊,南北長和前麵一樣,東西寬有差異,多在1020和1125米之間,皇城兩側的6列坊最大,南北長660到838米,東西寬1020米到1125米。像李正的唐王府就占地是最大的坊的北半部。坊間四周都築有坊牆,牆基寬2.5到3米。可作為獨立小城使用。

除朱雀大街兩側的4列坊隻開東西2門、設東西向的一條橫街外,其餘均是四麵開門,中設十字街街寬皆15米左右。十字街將一坊劃分為4區。平民住居的坊區內還設十字形小巷,巷道寬近3米。每個區都有十字巷,一坊分為16個小區出入交通比較方便。這些坊內分布著居民住宅、官衙、寺觀等。坊門早開晚閉,並設兵看守,宵禁後禁止開門出入,以便於控製和管理。

依據李正喜好,搞出個京城中心大拆遷,得到拆遷戶的合作。六千餘戶平民,十二家官衙,包括房玄齡在內的十六家官員,還有二十一家寺觀,全部轉移到城東火車站以東的灞河邊新區去了。一家國子監學校,被遷移至城西北阿房宮遺址處的大唐長安書院那裏去了。連大唐一品的房玄齡宰相都走了,誰還敢當“釘子戶”。那些和尚都被兼並合並到其它寺院裏去了,至於道士,唐王本身就是宗聖宮觀主,誰敢說個不字?年輕道士早就進入終南山進修,年老的經學老道,被合並進入其它道觀去了。

八個月!八個月啊!建設新區的建築工人實在忙不過來,就有房家倡議派自己家下人私兵田莊壯丁幫忙搬磚添瓦,加快建設速度。有樣學樣地,許多百姓也在自己新宅工地上幫忙蓋房。李正除了感慨還是感慨!封建社會的皇權真的山大啊!

拆遷騰出的空地真的逆天的大啊!從延壽坊到東邊的平康坊東西寬2350米,除去兩側道路也有2000米;從朱雀門到南邊延興路南北長2500米除去長安大街和延安大街占地各250米,廣場盡長2000米。整個廣場占地580餘萬平米,比天安門廣場大13倍還多。

南邊的東西大道東邊從延興門到西邊的延平門之間的大道被拓寬到五十米,和北麵的朱雀門前的東西大道幾乎一樣寬。李世民站在李正身邊,好大喜功的帝王很是興奮。十幾台推土機還在推走碎磚爛瓦,填平池塘,廣場四周的坊間壕溝被填平壓實,壓路機在碾壓路麵。最先趕來陪同唐王的是等候上朝的工部戶部官員,他們還要監督廣場的施工,來得比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