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海外基業 第一四六章 澳洲大陸(1 / 2)

魏征隨李正回到新唐,回去和家人相聚三天,立即開始履行他的新唐總理職務,他不用再回長安了!

在召開新年後首次新唐內閣上,李正提議,把飛艇賣給大唐,換取更多的人口資源。提議討論結果是三人反對,三人讚成。褚遂良、魏征、劉弘基反對,理由一是泄露技術機密,二是妨礙新唐安全。另三位張新、李瑋、裴行儉持讚成態度,李瑋說,技術上飛艇已經落後,安全性太差,對新唐構不成威脅。隻要一發炮彈擊中氣囊,飛艇連帶上麵人員物資將全部消失。李正投讚成票,提議通過。

在國務院擴大會議上,李瑋等部級幹部開始輪流對現今新唐工業發展狀況作出簡報:基礎工業,礦山、煉鋼廠已建項目都在滿負荷運轉,產能基本滿足需要。能源工業現在十六座煤礦全部出煤,庫存較少,產量有待加強。造船廠繼續建造鋼鐵輪船,今年計劃建造兩艘千噸級大鐵船,設計圖紙已經完成。原有320艘500噸級鐵船,已有四十多搜狀況較差,不再適宜遠洋運輸,但可以完成近海漁業任務。

機械製造方麵,拖拉機相關零部件生產進入正常運行狀態,工廠可以組裝生產和南山書院一樣的產品;柴油機已經可以批量生產。

電力工業上發展較慢,利用攔水大壩工程發電現在不現實,隻有從火力發電入手,現在隻有四座大城市在建火力發電廠。但運輸方麵,煤炭運輸狀況極差,主要原因是道路問題,道路施工因天氣原因進度較慢。

照目前人口數量,在建的住房今年可以完成所有人入住新房。後來的大秦人沒有考慮在內,如果今年繼續從中原運人,這個期限還得延長。

幾人互相補充著彙報目前遇到的困難。李正問:“百姓情緒怎麼樣?”

這下輪到文化宣傳部王子建發言:報紙一直在引導積極向上的輿論方向,現在新唐二十六家報紙都在正麵突出報導先進模範代表典型人物和事件,百姓反映良好。各地建設中時有發生野獸毒蛇傷人事故,報紙也有選擇的跟進報導。

衛生方麵負責人胡保純發言說:皇家書院下屬醫學院院長兼醫藥研究所的所長孫思邈因為留戀南湖書院的試驗,到目前還沒有到任,他領導的研究項目組現在還是一個框架,人員不到位,蛇毒研究所還沒有開展工作,外傷治療方麵的研究倒是有所進展。

李正發了脾氣,拍著桌子問:如果孫道長不來新唐,我們的研究就不搞了?把工作研究課目完全寄托在某一個人身上,這就是你們的工作方法嗎?沒有帶頭將軍的士兵就伸著脖子等著敵人來砍頭嗎?

後麵的事李正沒有興趣再聽,叫崔敦禮帶人和大唐鴻臚寺談判,商討飛艇價格和交易辦法。

二月底,李世民致電李正,說答應簽訂新唐關於飛艇交易的一攬子合同,並於三月初乘坐飛艇訪問新唐。

三月清明過後,李世民到達唐城,魏征和褚遂良安排最高規格禮儀迎接。

李世民答應以每艘十萬人價格接收十二艘飛艇,並要求新唐提供相關建造技術和後續維修。同意在不影響支援西北前線戰鬥前提下,先把人口送來新唐。這比原計劃的八萬人口底線多給了不少,技術就技術,維修就維修,隻要錢給夠就行!

李正提出,把南山書院、南湖書院一次性打包賣給大唐朝廷,要價百萬人口。李世民和跟隨來的長孫無忌商量一番,回複說:要連帶唐王府下屬工廠的技術,可以再加一些人口。

李正想:書院是固定資產,你不買我也沒法搞走,那不能算什麼錢?其實建造費用也有限。那些低端技術也沒有什麼,就算賣完了,自己還在世家工廠礦山有相當股份呢!必須把股份先賣掉,才能保值。先賣技術,股份就不值錢啦!

於是,李正提出報價,書院連同所持技術一次性打包發賣,300萬人口,不要漢族以外人口。這個報價有虛頭,就是叫李世民知難而退,等候自己變賣股份後在鬆口。300萬人,每人平均40貫就是一億多貫,李正自己也覺得有點不要臉。

李世民和臉拉得老長的長孫無忌商量許久,竟然答應了!條件是三年付清。李正想提醒:那可是漢民啊!

這邊和李世民談判簽訂條約,那邊電令黃柏和京城的李觀劉誠在合作夥伴之間全力公開發賣所持所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