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海外基業 第一四九章 李世民退休(1 / 2)

秦曆869年,原貞觀二十二年七月,房玄齡離世。為補充朝堂缺員,李承乾進入中樞,擔任政事堂參知政事,成為大唐新一代宰相。這個原本分別辦公的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已經合並在政事堂合署辦公。

五個負責處理日常政務的宰相除李承乾外,其餘四人為中書舍人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長孫無忌檢校中書令,李敬玄知尚書門下省事,和李承乾一起進入中樞的還有一個杜正倫,他原是門下省的黃門侍郎,兼崇賢館學士,這次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宰相。

李世民借機整合勢力,力排眾議,為自己兒子和杜正倫升職。杜正倫和李承乾同屬關隴世家,同時進入內閣,此消彼長,就等於削弱了機打世家集團力量,當然引起世家們抵抗。

李承乾在隨後的政令施行上,就遇到極大阻力。在擢升隴西自己班底進入朝堂時就遭到戶部禮部的抵製。李承乾已經不是原來的青澀愣頭青了,底層磨煉十餘年叫他成熟不少,隱忍功夫也是修煉有成,當即不再堅持己見,為了平衡各方勢力,違心提拔一批世家官員。

朝廷內部的爭權奪利,政府人員勾心鬥角,叫李承乾這個年輕宰相焦頭爛額,進入高層,眼界大開,但事情更多起來。李承乾感歎王叔在申州搞的那一套,實在太高明了,隻是自己當時看不上,沒有用心體會。現在要樣葫蘆畫瓢,肯定立馬有人造反。

秦曆870年,李世民在得到新唐皇帝李孝正邀請後,正式傳詔天下,禪位於太子李承乾。太子李承乾隨即於九月初九登基。消息傳到新唐,李正歎息一聲:他還是放不下啊!

改組內閣,長孫無忌為首輔,唐儉、崔仁師、李敬玄、杜正倫、李世勣、以及軍方的蘇定方、李孝恭兩位大將軍進入中樞。

眼看朝堂安穩下來,月餘後,李世民攜長孫皇後、退休的李靖大將軍及數百隨從乘汽艇從南山書院啟程,徑往新唐大陸而去。

在上海,另一處秘密別墅裏,李世民夫婦和李靖見到陽光下的長樂公主和兩個孩子。作為主婦,長樂親自下廚招待來自祖國的父母。

李靖大張嘴巴,如在夢中。已經十幾歲的李萬春兄妹一身短裝,顯得是那麼的朝氣蓬勃。後麵跟著幾個小夥伴,那是雁妮和一班侍女的孩子。這些人的孩子整天就以李萬春為首,上學放學玩耍都是一起,儼然一個首領氣勢。

李靖在李萬春喊出‘外公好!’時才醒悟出這真的是李世民外甥,重新打量長樂一番後,哆嗦著說:“長樂?”

“是我!伯父!”長樂已經不是過去宮裝打扮,早已把自己當做超越時代的新女性楷模。手腳麻利的端上滿桌菜肴,招呼父皇和李正幾人吃飯。

李正拿出一種鮮紅顏色的酒給幾人滿上,說:“請!不用管孩子們,他們自己回去食堂吃飯!來!歡迎父皇來新大陸定居!為父皇和大將軍身體健康幹杯!”

李世民喝下一杯酒,注意地看著李正斟出來的酒,問:“孝正!我和皇後還有大將軍是不是時日無多了?那個小冊子是不是真的?”

“哈哈哈!你問長樂吧!”李正大笑不已。

長樂端來最後一個泥鰍湯,坐在長孫皇後身邊,笑著對詫異地說:“伯父!孝正從開始就是個騙子!從那個家譜開始他騙了天下所有人!他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來!喝下這杯酒,大將軍和父皇母後還能再活三十年!”

呃——李正發現自己已經無法答話。

之後的日子裏,李正陪著幾人四下視察,遊覽美洲壯麗風景。現在新唐各大城市之間的水泥道路基本通車,一些超大橋梁被建成。唐王城和東平城之間已經通了火車,唐王城和三河灣城之間的鐵路正在施工。北方大陸上,東安城和五大湖城之間已經通了火車,東安城到馬蘭之間的鐵路也在施工。

所到之處,到處見到緊張有序的勞動工作場麵,李靖不由地問:“孝正多日不去處理政事,會不會有什麼紕漏?”

“不會!有事他們呼我了!大小國事政務部會處理好的!”說及政事,李正談及行政體係:新唐政府軍政分開,政務實行垂直管理,同級單位互相監督,大事交由上級仲裁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大事才到達國務院政務部。新唐司法獨立,每級政府都是一個部門齊全的小政府,還有民間組織監督政策施行,這個民間組織相當於大唐的議事會,無數這樣的議事會組成一個大的組織,在中央,它有獨立機構,叫新大陸人們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