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瑤在窗戶外麵震驚無比,姐姐要給這些秀才們講課?
天啦,姐姐應付得來嗎?
陸熙靈心裏有把握,不慌不忙的對那個中年人說道:“請先生借我一支筆和一張白紙。”
章山長朝中年人點點頭,中年人就給陸熙靈拿來了筆和紙。
陸熙靈提筆在白紙上寫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〇”,問那些學子們:“這一到十,諸位都認識吧?”
學子們不知道陸熙靈問這麼簡單的問題做什麼,就點點頭回答:“認識。”
陸熙靈就指著這個“〇”,問道:“你們認識嗎?”
有人大聲的回答:“不就是一個圈嗎?”
“對啊,就是一個圈。”
“一個圈有什麼稀奇的。”
陸熙靈微微一笑,說道:“對,這就是一個圈,但是大家看,圈裏空空蕩蕩,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圈當做零。”
說完,陸熙靈又拿起一張白紙,寫了“一〇〇”,說道:“我把這個當做一百,大家能理解吧。”
這個不難,學子們點點頭,“可以。”
陸熙靈放下這張白紙,又寫了“+-×÷=”五個數學符號,給大家解釋了一番是什麼意思。
因為這種知識相當於幼兒園的知識,淺顯易懂,學子們都能理解。
章山長越看越疑惑,插話問了一句:“這位姑娘,你說的這些和這道題有什麼關係?”
陸熙靈轉臉望著章山長,笑著說道:“有關係,現在章山長請看。”
說著陸熙靈又在紙上寫了一道等式,“三×大+(一〇〇-大)÷三=一〇〇”。
陸熙靈展開這張紙,解釋這道等式:“章山長,還有各位學子請看,大代表有不知數目的大和尚,一〇〇-大代表小和尚的數目,這個括號是把小和尚的數目包起來加以區分,因為大和尚的數目加上小和尚的數目正好是一百人,大家能理解吧?”
這麼一解釋,連章山長也點了點頭,“能理解。”
陸熙靈繼續解釋:“三×大表示未知數目的大和尚每人分到三個饅頭,加上後邊小和尚分到的饅頭,一共是一百個饅頭。”
陸熙靈說到這裏,頓了頓,留出時間讓大家消化一下她說的內容。
章山長琢磨了一下,弄明白了等式的意思是什麼,對陸熙靈說:“我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你接著說。”
陸熙靈就笑著說道:“下麵我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怎麼求答案,也就是大和尚的數目。”
像一個老師一般,陸熙靈講解起怎麼求解這個一元一次方程。
不一會兒就算出“大”代表的數目是二十五人。
那麼對應的小和尚是七十五人。
章山長在心裏驗算了一下陸熙靈算出來的這個結果,果然是正確的。
其他學子們也紛紛感歎這個方法直觀、有道理,比腦海裏一個一個去推算不僅是快了許多,而且一算一個準,頓時大為佩服。
那個中年人更是激動萬分,他研究了半輩子的數學之術,沒想到還有這麼一種推算的辦法,於是躬身請教:“這位姑娘,這個方法可有名字?”
陸熙靈一愣,這個可是前世的數學方程解法,這個怎麼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