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交公糧(1 / 2)

今天,大家去鄉裏的糧站交公糧。

石頭屯,屯裏有驢車的就用驢拉著。一般,誰家有驢車,就會同時捎帶親戚家的公糧,放在一起拉著去糧站。

沒驢的,就用雙軲轆的架子車,人力拉。或者是用單軲轆的小推車,來推糧食。

啥都沒有的,就用擔子挑,一般一根擔子前後挑兩個框子,一個框子放滿一百斤小麥。

屯裏有稱,事前在屯裏,各家各戶都借用有稱人家的稱,來將糧食的斤數稱好嘍。

到了糧站,還需要再次過程。以及檢驗,要是不符合交公糧標準,那麼就得抬回去,重新曬重新來一趟。

憨蛋家,以前有驢子拉車,很是省勁省力氣。現在隻剩下一輛排車,隻能全家用人力推拉。

憨蛋是跟著爹和爺爺一起來的。同時還捎帶著二爺爺家的糧食。

曬麥子時,憨蛋一家也沒少去給二爺爺吳大河幫忙曬打麥子。

路上,吳大河問自家兄弟,憨蛋他堂主傻柱,回來沒?

吳大石歎息,道:“那小子不回來就算了,俺就當作死了,往後再也沒有這個不孝子。”

對兒子傻柱,他心裏頭很難受很失望。

“二叔,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二爺爺,俺相信堂叔會回來的。”

吳大河,嘴裏叼著煙杆,吆喝道:“好了,前麵不好走,咱們都一起加把勁!使勁走過去呀!”

鄉裏糧站。

這幾天。來糧站送公糧的人太多,幾乎是車水馬龍,隊伍排的老遠。

糧站不比鄉衛生院差。

這裏的瓦房,加起來就得有幾十間,大多數都是用來當糧倉,暫時存放糧食的。

一直從早上排到中午頭,這才輪到石頭屯的屯民交公糧。

交公糧的門道很大。

首先,你要保證自己的麥子,曬的夠幹夠硬,顆粒夠幹淨飽滿。

若是有汙穢,或者沒曬透,那麼就檢驗不合格,需要運回去重新洗淨曬透再運回來。

石頭屯的公糧,曬得都很幹,都很飽滿幹淨。

但能不能過,還是要看驗糧員,老百姓多稱呼收糧員。

收糧員,要看小麥成色好不好,他說行你就行,他說不行,你就不行。

人家說不行,你蠻要低頭哈腰,說啥好話都是等於白搭。

當然,也有個別例子……

驗糧員有很多。負責石頭屯的驗糧員是一男一女,都穿著藍上衣黑褲子,腳上穿著不帶半點灰塵的黑布鞋,舉手投足,顯得很是有派頭。

這跟來交公糧的老百姓,身上穿著的一塊塊補丁舊衣服,形成鮮明的對比,顯得是那麼的刺眼靚麗。

一男一女,兩個驗糧員。手持錐子在麻袋底部或者是中間,戳破一個小洞掉出麥子,放在手裏察看,或者偶爾用嘴咬一下,看看夠不夠幹硬。

用來裝公糧的麻袋,多年來被戳破不少個小洞,屯民都是針線補丁字,給縫補上,放好留著下次裝公糧用。

就跟屯民身上的衣物似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有的屯民,到現在都還穿著尿素袋子做成的褲子。

這種尿褲袋子,是從日本進口的,是用尼龍布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