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夏天,誌願軍某部九團九營營長成俊山和他的九營一連駐紮在朝鮮元山的一個山腳下。而九營其他的連,比如:二連、三連、四連由於戰場情勢的變化,由誌願軍副營長何祖新帶著執行很長時間的戰鬥任務。而成營長和一連連長趙心強帶著戰士們在這裏等團長的命令,他們在這裏呆了五天了。從他們呆著的山腳邊往山上一望:褐綠色斜陡的山壁,在高高的拱露的坡頂上生長著一大片翠綠的青鬆和樹子,如浮雲般的蓬勃的樹葉遮住了坡邊,那一動不動的時拱時凹的一大片樹葉就像綠浪,看上去仿佛在浮動。而此刻,朝鮮六月的山挺拔而雄奇,山綠樹青!在非常平的山腳下,同樣生長著一顆顆高而挺拔的青鬆,相依的一動不動交叉的樹枝,在誌願軍戰士頭上方伸展開來,青青的如細針般鬆葉,宛如房頂。在一片靜幽幽的樹蔭下,你能感到:一種和諧清幽的氣氛。在靠近山腳的坡上有一兩處又陡又凸出的山岩,在它過來的斜陡的山坡到山腳下,長滿了蔥綠的葉草,這一切看上去,感覺朝鮮的山林是那樣靈秀而美麗動人!
誌願軍營長成俊山和他的九營一連在這裏呆了五天了,還沒有接到誌願軍團長趙凱的作戰命令。成俊山33歲,福建人,他和福建著名的紅軍指揮官吳先喜是一個地方人(請兩年後關注描寫紅軍司令吳先喜帶領當地人起來打倒反動軍隊的《紅軍司令吳先喜》)。1928年成俊山18歲參加紅軍,在一次又一次戰鬥中成長起來;他勇敢戰鬥,打擊日本侵略者,解放戰爭,他帶著解放軍戰士戰勝了反動軍隊,新中國成立不久,抗美援朝開始了,他們的解放軍部隊改為中國人民誌願軍,他帶著部隊來到朝鮮。他下麵有四個連長、排長也非常的英勇,我們將主要描寫九營一連。
九營一連連長趙心強,27歲,是河南人,方臉,中等身材,看上去整個人透露出一股正氣。他一雙大眼睛閃動著機敏的目光,展露出軍人威武正規的氣質。誌願軍連長趙心強腰間緊係著一根醬色的寬皮帶,一天到黑都是這樣的裝束。誌願軍連長趙心強平時,話不多,有些內向,和戰士們說話,幾句話就沒有了。一遇到有戰鬥任務,就非常的嚴肅正規,隻要讓他看見戰士們的陋習,一絲缺點,就一陣猛吼,能把他的戰士吼哭,一連的官兵一個個都敬畏他、怕他。趙連長喜歡和一排長王安生一起,沒事就聊天。27歲的王安生比趙連長小一個月,是河北農村人,身壯如牛,一米八,比趙連長高點,一雙眼睛略渾濁,似乎有些紅,團臉,略扁平的大鼻子一部黑乎乎的胡子,他有些鼓脹的肚皮上的寬皮帶比自己的連長係得還緊,這更能顯示出他英武而魁梧的身材特點。而趙連長有些瘦。
現在是下午15點之間,是陰天。兩人坐在沒有太陽的在朝鮮六月下午的樹林邊的土堆上。
“連長,上級就讓我們在這裏幹等嗎?”27歲的王排長問,他問時,就把放在他曲起的大腿的右手,就習慣性握緊。
“是呀!”
“我們什麼時候又有作戰任務。”王排長問。一雙眼帶有一種以打仗為重的神情。他把右手又放在他潤亮的鼻翼下,輕輕擦擦,把他團臉對著趙連長。
“老王,你急什麼?現在,朝鮮的戰事又多,說不定要不了今天、明天,團長就會跟我們九營一連下命令。 ”趙連長顯得穩重機智帶有農村人爽快氣質的、非常淳樸略黑的方臉對著王排長說。趙心強更是一個純樸英勇的誌願軍連長。
說到這裏,王排長忽地想起什麼。就抬臉一下說:“今天早晨,營教導員李樹亮不是去團部開會去了嗎?連長,你說是不是有了仗打 ?”
“我怎麼知道 。”性情耿直、說話一向是直說、從不拐彎,據說,動不動就罵人,而心地善良的趙連長說。
“我想一定是有仗打了。”王排長熱切地這樣說,更是這樣認為,好像打仗說打就打似的。
趙連長覺得王排長在那裏自以為是。說:“你不要在自以為是了。”
“萬一是呢?”王排長還是這樣認為,很是認真,“連長,你想李教導員去團部要走半天路,團長會這樣輕易喊他去開會?”
趙連長就有些懶得再說。他覺得王排長在那裏廢話,就把他充滿青春勇敢的方臉看著前麵的地壩,不看王排長了。
過了一會,他看到在他倆過去一小段伸出去的土灰色山腳邊,走來了兩個誌願軍。一個是瘦高的李教導員,一個是長得眉清目秀的不認識的誌願軍指揮官。
趙連長就馬上從坐著的土堆上站起來,就上前去招呼,原來那個不認識的指導員是誌願軍34團的林光。他身子略單薄,瘦高,一雙眼圓圓的,整個人透露出溫和而斯文的氣質。他腰間係著一根寬皮帶,走得動作也顯出溫文爾雅的風範。
時間是下午16點。
由於誌願軍指導員林光要到誌願軍34團去彙報工作情況,到那裏的團部還遠,今天是到不了誌願軍34團,誌願軍指導員林光就隻好呆在成俊山營長的營地裏,明天再去34團。到了晚上,吃了晚飯,人非常熱情開朗的誌願軍指導員31歲的林光愛和誌願軍戰士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