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出征(1 / 2)

八月十三,正是出行的好日子,靖國出征,向來不崇尚低調,於是青琳與秦夙帶了三千人馬,浩浩蕩蕩組成一個龐大的隊伍。

雖著了一身新製的盔甲,火紅色的戰衣分外惹人關注,姣好的麵容意氣風發,手中也重新握著那一柄長劍。那美人兒卻嘟囔著嘴,顯得十分不高興。

碧兒小心翼翼得推了推青琳的胳膊,勸慰她道:“夫人,將軍此次出征肯帶著我們,已經是三生有幸了,您不要再同將軍置氣了,否則他一不高興,您還得在府裏悶著,不是麼?”

青琳還是一臉的不高興,用力得擺了擺頭說:“這是哪門子的出征,不讓騎馬,也不讓去前邊走,讓我們呆在這馬車裏,讓別人看見,還以為是從哪抓來的俘虜呢。”

碧兒無奈的拍了拍青琳的手說:“將軍還不是看您身子剛好,怕您騎馬時再出個什麼事兒,那馬呀那樣高大,我看著都害怕,如果您不小心掉下來了,歇3個月恐怕也不會好。”

青琳還是一臉的緊皺,馬車的簾子卻突然被掀開,露出了秦夙大大的臉,他見青琳這般慪氣的樣子,反而輕笑一聲,揉了揉青琳的頭:“怎麼?還不高興呢?都穿的似個女將軍了,還非要騎著馬?你身子剛剛好,再出個什麼事,可如何是好?”

青琳不理他,隻是狠狠的瞪了秦夙一眼,而後別扭得轉到了一邊去。

秦夙麵對眼前生氣的佳人,無奈的搖了搖頭。隻好說:“好了,既然不想坐馬車,那便出來吧,和我一起到前麵騎馬去。”

青琳猛然轉過頭,驚喜的看著秦夙,這可是巨大的驚喜,她連忙拿起身邊的佩劍,而後扶著秦夙的手臂,興奮地跑了下去。

她興奮的跑向前方,因沒有平日裏穿的那些長裙那般囉嗦,她的身姿此時卻看著十分颯爽,像一匹剛剛學會走路的小馬駒,再加上那一身新製的盔甲,整個人顯得十分精神。

旁邊圍觀的群眾也被這意氣傲然的女孩子迷住了,人群中紛紛傳來議論聲:

“這是哪家的小姐,這般俊俏?”

“是啊,我大靖是馬背上得來的天下,這樣的女子,可比那南蠻病秧子強多了。”

“呀,你可別亂說,這可是平南將軍的夫人,沐易行將軍的親女。”

“怪不得如此眼熟,前些年她與沐將軍凱旋回京時,我可是在人群中見過她呢!”

青琳三步並兩步的跑到隊伍的正前方,秦夙已經派人準備好一匹毛色光亮,十分高大的棗紅馬,青琳左腳踏上一邊的踏索,隻手便跨上了馬,十分興奮的對秦夙喊道:“咱們走吧。”

秦夙看著馬上的女孩子,也漸漸地看呆了,她隻有17歲,可這個樣子,卻如同一個最受人尊重的女將軍一般耀眼。他的心頭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我秦夙何其有幸,才能遇到這樣的女子,將她娶進門來。”他跨上馬,向著身邊的女孩子微微一笑:“走吧。”

日薄西山,浩浩蕩蕩的隊伍開始行進,而夕陽中,人們的眼中卻隻有最前方的,最英氣的兩個人,他們正沐著夕陽前行,所有人都看呆了。有人不禁感歎:“真是天作之合。”

隊伍在夜色降臨時到達了百裏鎮,因附近多野生密林,隊伍不適宜繼續行進,便在林外一處較大的空地紮營了。

最大的主帳中,秦夙正在看地圖,皺著眉頭道:“我上次去楚國的那條路十分好走,一路上盡是村鎮官道,最近那條路途中有個村子生了瘟疫,便不能走,這條路雖近,但眼前的這片密林便是大問題了,穿過樹林,勢必不能保證行軍整齊,三千多人,萬一出了什麼岔子,可如何是好?”

青琳也湊過來,皺了皺眉頭說:“這地方我倒是來過,樹林北邊便是百裏鎮,百裏鎮雖為大鎮。但周邊七國的貿易往來一般都要經過此鎮,人經過的多,勢必魚龍混雜,我們這樣大肆行軍,若在百裏鎮流傳開來,傳到其他國家,對我們倒是十分不利。”

秦夙歎了口氣:“可這密林我們從未來過,這周圍也找不到村子來請一個向導,姑且不論行軍困難,若是迷路,幾千人困於林中,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青琳沉思片刻,從懷中掏出一個圓形的物件,遞道秦夙麵前說:“向導的問題不難解決,這是我父親曾經進宮時,君上賜給他的西洋人進貢的玩意兒,叫做指北針,這東西的巧妙之處在於,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麵朝著什麼方向,這圓盒子裏的指針都會一直朝著北方,我們不是要去往靖楚邊境?那一直向南邊走便可,即是朝著這指針對應的反麵的方向走。行軍問題,也不難,我們把這三千人分成小隊,三百人為一大隊,三十人為一小隊,不論大隊小隊都暫時指派一位隊長,小隊長管小隊之人,大隊長管小隊長,我們隻要管好這十名大隊長即可。漢武帝在削弱諸侯王勢力時,主父偃曾向漢武帝呈出一法子,名叫推恩令,若我們將這一原理加以運用,再施以“連坐之法”,想必那些個隊長,就不敢不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