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宅拆遷(1 / 2)

從1978年開始,全國各地都是蓋樓,而像秦淳風所在的這類大都市中,從那一刻起到目前為止,好像未停止過施工,平房拆了蓋樓房,老樓房二次甚至三次翻新,甚至在入夜的時候,還可聽到機器在轉動,以及那些工人的號子聲。

陽春三月,萬物複蘇,清明風拂麵而來,四周響起機械的轟鳴聲,一個個背鄉離井的工人,開始在工地上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為了生活而努力著。

鐺鐺鐺……

外麵響起了敲門聲,鎏金銅環撞在銅製獅頭上的叮當聲特別醒耳,秦淳風披著件褂子,吆喝著來了來了,在打開門的時候,發現幾個西裝革履的人站在門口,對著他強行擠出皮笑肉不笑的笑容。

對方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他們是某某建設的員工,告訴秦淳風這一片的院子,在今年要拆遷,文件也讓秦淳風看了,現在來挨門挨戶走訪住戶,一來表示慰問,二來想谘詢這些住戶心裏預計的拆遷款多少。

聽到此事之後,秦淳風立馬轉身回了院子,狠狠地將門關上,並用門閂插緊,不管外麵的人怎麼敲門,他都不予理會,接了一噴壺水,給院子裏邊正在萌芽的草木澆水,嘴裏還哼唱著小曲。

其實秦淳風早已經卜卦所知,這一片宅基地今年有破土之兆,他應該順應趨勢,擁護改革政策,隻是在這座院子裏邊生活了許久,這裏是他的家,他們要做的不是占地拆房,而是要將別人的家毀掉,從自身心裏有些過不去這個坎。

半個時辰不到,街道響起了喊罵聲,秦淳風打開門去看,隻見一個戴著眼鏡的白胡子老頭,正舉著個大掃帚,對著那些西裝男人窮追猛打,看熱鬧的街坊沿途叫好,還有覺得事不大的,手作喇叭狀,大喊著:“老奇,跑快點,也替我給那孫子一下。”

這樣的鬧劇隨著那些西裝男人逃離現場而終,白胡子老奇拖著個掃帚,猶如戰場勝利的將軍,朝著街坊們抱拳,沉寂多年的江湖氣再度出現。

“諸位街坊,江湖事名頭占兩兒,功夫占兩兒,剩餘六兒全靠道上朋友賞臉,他們再敢來,我鏢師老奇,定讓他們知道知道威遠鏢局最後一個鏢師的厲害!”

頓時,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任何時代都不乏想要成為英雄的人,而在這碌碌眾生中自然還是有人可以做到“英雄”二字。

老奇曾經是個鏢師,這一行業起源於北宋年間,明清時期最為鼎盛,而那些身懷絕技的鏢師至今也流傳坊間,之後開始走向低迷,尤其是戰亂年間,導致這個行業近乎於消失,不過當下又再度興旺,隻是改頭換麵稱之為“快遞”。

秦淳風看著年過九旬的老奇被銬走,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他當街打人是違法的,在現如今律法極度完善的大環境下,律法才是解決任何爭端的有效武器,個人英雄主義極度不可取。

“殺雞儆猴”這四字成語,自古便淵源流傳,而且經久不衰,有了老奇這隻老猴子的下場,其他人再也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頂多就是閉門不見,給那些人甩甩臉色,而那些人也不灰心,應該是做了長時間耗在這裏的心理準備。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清秦淳風聽到牆外叮叮當當的,他開門一開,隻見一群人提這油漆桶,用手裏的刷子,各家的院牆上,大大地寫著一個“拆”字,刺鼻的油漆刷撲麵而來。

“嘛呢嘛呢?”

秦淳風一把抓住準備往自家院牆寫字的家夥,那家夥狠狠甩開,理直氣壯地說這是他們的工作,要反映就到街道居委會去,別打擾他的工作,說完在秦淳風的牆上寫了個漂亮的大字,緊接著用圈把字圈了起來,繼續下一家走著。

到了街道居委會,根本不可能進得去,人都擠到大門口了,鋪天蓋地的討公道、要說法聲此起彼伏,工作人員劉大媽竭力安撫著現場群中的情緒,可誰都知道群眾不好惹,雙方吵的麵紅耳赤,隻差動手了。

一輛轎車緩緩駛來,下來一個消瘦的中年男人,身穿筆挺西裝,麵帶微笑,在眾人圍向他這個區領導時候,他讓大家安靜,然後耐心而溫和地講著趨勢,說著政策,並向大家保證一定會妥善安排好善後工作,最後希望大家在新的家園中幸福快樂。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秦淳風每天兩點一線,房子裏和院子裏,餓了就叫外賣,渴了就自己壓井水喝,這些日子他摸著自己房院邊邊角角,每個地方都有很多的回憶,自身也不斷追憶著過去曾經。

拆遷的日子如期而至,一台台鉤機、挖掘機,一輛輛卡車駛來,老舊的大小四合院,在機器的轟鳴之下,倒下一座又一座,形同將士已老再出征,怎奈疆場新人勝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