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白起墓(1 / 2)

曆史的真相一直在,但缺少發生曆史真相的眼睛。

這是考古係每個學生的座右銘,也是趙一鳴終身守衛的格言,他讓每個人學生都要仔細觀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但有一點兒不能碰裏邊任何東西,有個學生毛手毛腳地摸了一下,立馬就被他從墓中送了出來。

秦淳風不覺得趙一鳴小題大做,作為風水師,墓葬對於他來說絲毫不陌生,如果他滿國走一遍,指那裏說有墓葬,那肯定就有,因為古代選墓葬址的就是他們這種風水師,所以風水師也被稱作地師。

而秦淳風之所以覺得趙一鳴做得對,是因為墓中各種布置和構造,也是風水師一手創作,裏邊不僅會有機關陷阱,甚至在像這樣千年之久的墓葬當中,還會有一些道術、巫術甚至薩滿秘術等,稍不小心就會害人害己。

考古隊先是清理了四個配室,所獲兵甲器械數十件,陶罐十幾個,還有一具戰馬的屍骸,白起作為武將,自然不屑於那些金玉寶器,自古以來大多數將軍都是這個作風,所以也沒有什麼好稀奇的。

作為專業的考古隊,每個隊員都是輕車熟路,手法極快,不到半天就已經將能出土的東西全部帶離墓葬,送到博物館的真空室,得到最好的保存。

那麼接下來便是開棺,這種事情不僅僅是盜墓賊最興奮的事情,作為考古人員也是一樣,因為主棺裏邊都是墓主人隨身攜帶的物品,更有考古價值,而對於盜墓賊來說就是更值錢。

黑鐵棺槨長三米二,寬一米八,周圍是八個雄師雕刻,每一個雕刻的各不相同,有匍匐攻擊,有仰天怒吼,有蹲坐擺尾,有撕咬獵物等等,將外槨抬起來一稱,足有一百六十多斤。

西周末年我國才剛剛進入鐵器時代,到春秋戰國時期是鐵器的頂峰時期,相比較青銅這種材質更輕更具有柔韌性,而那時候七國連年征戰不斷,各地招募兵勇抓壯丁,人手不缺的情況下,卻的就是剛好的兵器,所以才有幹將、莫邪這類煉製兵器的大師聞名於世。

肯用這麼重的精鐵給白起打造棺槨,可見當時秦昭襄王對白起的看重,這也是因他征討六國卓越功績的最好證明,領兵三十餘年,攻城七十座,殲滅近百萬敵軍,以致於後人給他起了“人屠”這個稱號,終寢被封武安君。

槨拿掉之後,便是木棺,棺身一頭大一頭小,長兩米八,寬一米六,通體暗紅,猶如澆了紅漆,實則是因為木材的緣故,這是一種血龍木,因為多年的沉澱所以變之暗紅,實則原料血紅。

在古代並不出眾,但曾經是印度古國王室專用木材,翻譯過來是“帝王木”,也叫印尼血龍木王,還一度被印度神秘宗教作為法杖,鑲嵌上寶石,代表著宗教權威和信仰。

有的學生不懂這種木質,便猜測這是墓主人是戰死,然後被直接放進棺材中,鮮血滲透了棺材,又在千年之中,血液中產生了某種微生物或者細菌,導致整個棺材成了這樣的模樣。

一聽到這是血,幾個考古學奉為稀世珍寶的女生露出害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