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冥界傳說(上)(1 / 3)

秦淳風再度見到劉二的時候,當時他的臉色很差,問過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是三天兩夜沒有好好休息,用他的話來說,總共睡了不到五個小時。

“那案子還沒破呢?”秦淳風雙手互插袖筒,岣嶁著身子問他。

劉二歎了口氣:“唉,我真的是盡力了,那兩個人和售票員口中說的老太太,好像真的人間蒸發了,現在隻能按照失蹤人口先記錄在案。”

這時,身邊走過一對母子,小孩子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你說這世間真的有地獄嗎?”

“地獄?”

“嗯!我同桌說,壞人死後都會去那裏……”

秦淳風作為一名風水地師,他側重於“風水”二字,但是他並不迷信,地獄究竟存不存在,沒有人知道,至少活著的人不知道。

當然,秦淳風也沒有聽那些被撞克的人身上的邪煞說過,在他認為所謂陰間地獄,便是輪回。

一直以來,地獄被一些人認為是人死後靈魂受苦的地方。

地獄的觀念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觀念中,如佛教、印度教、現今的猶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教派,也有教派不承認地獄的存在,認為其是受異教觀念影響而產生的異端概念。

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位於人間地層下麵,可以說是陰間的監獄和刑場。

民間其實並無地獄一說,準確來說是叫陰間,而不是叫地獄。

在佛教傳入後融合本土神話,讓地獄變成陰間的一部分,是陰間最黑暗的一部分。

自古以來,泰山為神山,認為在泰山可以溝通上天,但大家都忽略了,封禪二字,封者為“祭天”,禪者為“祭地”。

封禪不僅僅是在溝通上天,也在溝通大地,溝通地獄。

《管子·封禪篇》中記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雲雲;虙羲封泰山,禪雲雲;神農封泰山,禪雲雲……”

由此可見,封禪之儀在“三皇五帝”時便已有之,這也就是說早在文明之處,世認就認為泰山可以溝通天地。

《後漢書》載:“我國人死者,魂歸於岱泰山地也。”

泰山為天下至陽之地,也孕育了人間最旺盛的陰氣,也就是地府,這是道家思想的體現,道德經裏麵說物壯則老,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物極必反。

各地的供奉的東嶽大帝,地位大致相當於佛教的地藏王菩薩,這種說法是偏頗的,陰世也是原有的觀念。

漢王朝《論衡》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裏,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善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

大概的意思:“東海之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樹,桃樹有三千裏大,(故別的地方又叫此山為桃都山)在它的東北方向是鬼門!為鬼魂出入之地。有神荼鬱壘二神再次看守,凡是想害人的鬼,就綁了去喂老虎。”

為什麼滄海是東海?

據《枕中書》記載:“神荼鬱壘為東方鬼帝,治桃都山。”以至於,後神荼鬱壘成為了第一代門神。

陰間想通往陽世,不走泰山,走桃都山,桃都山的位置也是道教思想的體現,桃都山在東方。

因東方青乙木乃生氣之極,物極必反故有死氣之極,且東方浩瀚大洋,有水,故能通幽冥。

參閱漢王朝《論衡》引《山海經》和《枕中書》等。

在佛教地獄分為四大類:八寒地獄、八熱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

八寒地獄又分為:“具皰地獄、皰裂地獄、緊牙地獄、阿啾啾地獄、呼呼地獄、裂如青蓮地獄、裂如紅蓮地獄、裂如大紅蓮地獄”

八寒地獄的痛苦各不相同,所以安立了八種名稱,稱為八寒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