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大維“善變”之謎
屋大維,羅馬帝國的締造者,古羅馬帝國的偉大君王。屋大維當政期間是古羅馬曆史上最為富庶、國力最為強大的時代,同時也是羅馬文化上的“黃金時代”。
屋大維曾經說了一句名言,“我繼承了一座用磚建造的羅馬城,留下了一座大理石建造的羅馬城。”說這句話的人十分地自信,充分地體現了對自己政績的自豪和肯定。屋大維剛剛接管羅馬城的時候,羅馬各方麵都比較薄弱,到他退位時,羅馬已經成為強國。然而,這位功績顯赫的古羅馬帝王卻非常“善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位帝王性格上的“善變”呢?
屋大維(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是世界曆史上著名的古代君王之一,他出生於騎士家庭。屋大維的祖父是古羅馬官員,父親是元老院的元老。有人曾說,屋大維的祖父是一位貨幣兌換商,到屋大維父親時,他們家已經很富有,在當地也很有聲望,可以說“屋大維”這個名字就代表了有權有勢。
屋大維是凱撒大帝(羅馬皇帝)的甥孫,公元前44年,他被凱撒收為養子,並且被指定為繼位人,凱撒四分之三的遺產也交給了他。不久,屋大維利用凱撒的威望和遺產登上了羅馬政治的舞台。公元前43年,他與安東尼、雷必達三人,組成了“後三頭”政治聯盟,並且一起打敗共和派貴族。公元前36年,屋大維鞏固了自己地位後,立即剝奪雷必達的兵權。公元前31年,他率軍進入埃及,在亞克興的海戰中擊敗曾經的政治盟友安東尼,同時掌握了羅馬的最高政權。公元前28年,屋大維自任為羅馬帝國“元首”。公元前27年,屋大維做出“還政於民”的舉動,他交出最高權力,元老院為此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然而這一切都是表麵上的,屋大維交出權力後仍然擔任執政官和終身保民官等職,獨攬軍事、行政、司法、宗教等大權,所以,屋大維創立的元首製實質上是一種隱蔽的君主製,實際上他還是皇帝。
可以說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君王,他是元首政製的創立者。屋大維掌握羅馬政權43年。在這43年中,他首創元首製度,完善國家法製以及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同時發動對外戰爭,倡導文化複興。屋大維當政期間,羅馬帝國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期,為後世羅馬帝國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基礎。在屋大維死後的兩個世紀當中,羅馬帝國政局穩定,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這一段時期被稱為“羅馬的和平”時期。四通八達的道路將羅馬帝國的各處部落連接起來,成為了一個以羅馬城市為中心的羅馬大帝國。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這一句諺語就描述出當時古羅馬帝國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的景象。
為了紀念屋大維,公元14年8月,在他死去後,羅馬元老院將他列入“神”的行列。盡管屋大維政績顯赫,卻還是有很多人對屋大維不滿,因為屋大維起初是一個殘暴自大、不安分的政客。屋大維曾經讓安東尼把政敵西塞羅的人頭掛在大會場上;他對元老院中的派係之爭從不製止;他不顧往日友誼,將曾經的政治盟友安東尼和克裏奧帕特拉逼迫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