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遺囑是否存在?

俄國的彼得大帝在曆史上絕對是一個風雲人物,他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彼得是在1682年繼位,1689年掌握大權。彼得大帝被認為是俄國最傑出的沙皇,他製定的政策使俄國變成一個強國。彼得在生前全身心致力於俄國的全方麵建設,他也留下了一份遺囑,不過這份遺囑的內容震驚了世界。

這份遺囑的內容有十四條,每條內容都透露了彼得大帝的野心。內容為:一、俄國長期保持戰爭狀態;二、俄國全力招收各種人才;三、俄國應該積極參與歐洲事務,保持國際地位;四、瓜分波蘭;五、征服瑞典;六、利用王室聯姻鞏固俄國的地位,消化瓜分征服來的國家;七、與英國結盟通商,促進經濟發展;八、沿黑海、波羅的海向南北擴張,為下一步侵略做準備;九、進攻君士坦丁堡與印度;十、與奧地利結盟,並且維護同盟關係;十一、暗中挑動奧地利與歐洲各大國作戰,從中獲取利益;十二、全麵統治希臘;十三、利用法國、奧地利中的一個製服另一個,從中掌控統治權和瓜分地域;十四、征服日耳曼和法國。

很明顯,彼得大帝的遺囑說的是如何統治歐洲的計劃,誰都能聞到裏麵充斥著的濃烈野心,以及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欲望。這難道真是彼得大帝內心所想?果然,這份遺囑被公開之後,它的真實性很快就受到了來自各方麵的質疑。

首先,披露彼得大帝遺囑的人叫作德奧。德奧是一個法國人,他在1836年的時候出版了一本回憶錄,這本回憶錄就是圍繞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展開描述的。這本書上市後引起很大的轟動,銷售量成為冠軍。德奧也從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德奧之前是法國機要局的工作人員,他接受命令潛入俄國宮廷竊取情報。當時彼得大帝的女兒伊麗莎白占據著沙皇的寶座,伊麗莎白荒淫無道,堪比法王路易十四。伊麗莎白在自己的宮中豢養一群“麵首”,德奧就是其中的一個。德奧憑著自己的相貌和才華,從這些麵首中脫穎而出。他受到了伊麗莎白的青睞,在伊麗莎白的首肯下可以隨便出入宮廷,甚至可以翻閱沙皇皇宮內的絕密檔案。

所以學者們認為,德奧竊取來的這份《彼得大帝遺囑》並非空穴來風。德奧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表示,這份遺囑是竊取而來,並且描述了竊取的詳細經過。在聖彼得堡的皇宮內,他發現了一份為《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的文件,德奧閱讀後覺得很有價值,便手抄下來,之後將文件交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彼得大帝的這份計劃引起法國政府的極大重視。

那麼這份計劃真實存在嗎?為何在後期又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呢?

在德奧將計劃交給路易十五42年後,流亡法國的波蘭將軍索科爾斯基向法國政府提交了一份《俄羅斯擴張計劃概要》,這位將軍聲稱是從沙皇檔案中發現的。讓人驚奇的是,這份概要和德奧竊取的《彼得大帝遺囑》內容一模一樣。所以《彼得大帝遺囑》的真實性幾乎不容置疑了。

但是,前蘇聯最有權威的曆史專家認為,德奧所說的這份《彼得大帝遺囑》完全就是偽造的,這一觀點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很多國家的學者們加入了判斷《遺囑》真偽的兵團中,結果經過多年研究才認為所謂《遺囑》都是偽造的。

根據文獻記載,彼得大帝是因為肺炎去世的。1724年的冬天,彼得已經重病不起,隔年一月份,彼得大帝掙紮在死亡線上。他費盡力氣寫了“將一切轉給”幾個字後便不能再拿筆了,他的遺囑變成了口述。伊麗莎白還沒有來得及到彼得的床前,彼得大帝就已經昏迷,並於次日淩晨去世。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彼得大帝什麼遺囑也沒留下,甚至連沙皇繼承人都沒有說出口。而德奧手中的那份《遺囑》,內容思路清晰,有條不紊,怎麼可能是連筆都提不起、話都說不出口的彼得留下的遺囑呢?再者,這樣機密的文件怎麼可能不好好地收藏呢?

從德奧披露的這份《彼得大帝遺囑》的內容來看,野心表露極為明顯,一個想要稱霸的人不可能將自己的計劃寫得這麼直白,彼得大帝如此心細的一個人,難道沒有考慮以後會被發現的結果嗎?再者,這份遺囑經過多個國家的翻譯後,雖然內容大致相同,但是從細節上看出入較大。這份遺囑的起草時間是什麼時候?而它的杜撰者又是誰?知道遺囑是否真實存在的人,恐怕也隻有德奧和彼得大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