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朗哥為何沒有參加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把整個歐洲都卷入了戰爭中,但唯獨西班牙是唯一沒有參戰的法西斯政權國家,它的領導人佛朗哥也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1939年,歐洲的法西斯國家在意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裏尼的倡導下,如同箭在弦上,戰爭一觸即發。這時,佛朗哥卻對全世界宣布:在這個受盡折磨和蹂躪的歐洲中,西班牙永遠是一塊快樂的綠洲。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o),是西班牙政治家、軍事家,西班牙內戰期間推翻民主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軍隊領袖,法西斯主義獨裁者,西班牙長槍黨黨魁。他告知墨索裏尼,自己將竭盡自己全力讓歐洲相信:這場全麵戰爭是沒有意義的。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攻占波蘭。3日,英國、法國對德宣戰,這天,佛朗哥公開宣講:戰爭要局部化!他同時表示,他願意和其他國家一起來商討怎樣結束這場戰爭,因為它可能是一場“歐洲式的野蠻殘暴”的戰爭。4日,佛朗哥對外宣布:“西班牙中立!”
難道,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知道德、意、日等國組成的軸心國必將失敗嗎?或者,他真的是為了維護和平才不參加戰爭?作為歐洲三大法西斯政權國家之一,他在剛剛結束的西班牙內戰中與德國、意大利結成了不同尋常的密切關係,為什麼在激烈的戰爭打響後,他不與德意結成同盟卻要選擇中立呢?
一些人研究了當時的曆史,覺得佛朗哥之所以不參戰,是因為當時西班牙內戰剛剛結束,國內經濟、政治都存在危機。
當時的西班牙,經濟發展處於停滯狀態,災荒頻繁發生,食品供應嚴重不足,一些靠進口的必需工業材料和設備也嚴重缺乏,更別說黃金、外彙儲備了。政治方麵更是極其混亂,剛剛結束政權的紛爭,共和派、共產主義左翼集團和君主派右翼集團處於三足鼎立的狀況,哪一派的社會力量和影響都不可小覷。西班牙國內唯一的合法政黨長槍黨內部也隱藏著種種猜忌、不和與爭鬥,這些問題嚴重削弱了長槍黨的獨裁統治能力。所以,這時的佛朗哥當然不會參與戰爭,那樣隻會讓西班牙政局更加不穩。他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這一係列的問題,使經濟複蘇,政局平穩,確保法西斯政權長槍黨的獨裁統治。
但是,也有人認為,佛朗哥因為國內危機不參加戰爭這種說法是不可靠的。如果想要解決國庫空虛、政治不穩等問題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因此,人們覺得佛朗哥不參戰主要是因為同盟國的拉攏和利誘。
英、法、美等國家組成了與軸心國對立的同盟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爭。西班牙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同盟國很擔心,因為一旦西班牙加入軸心國的話,那麼直布羅陀海峽就會受到它的控製,大西洋與地中海的航路就會被切斷。斷了航路,同盟國也許就不戰而敗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1940年3月,英國向西班牙提供了200萬英鎊的貸款,允許西班牙從同盟國進口一些禁運的工業原料,並且從阿根廷給西班牙快速運送了一批食品,以解決西班牙因戰亂災荒帶來的食品短缺問題。1941年,美國為西班牙運送了價值為150萬美元的食品和藥物,名義上作為紅十字會的援助,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還設法讓國會同意放寬美國商人向西班牙輸出石油的控製。
根據以上資料,有些人便得出結論,同盟國的拉攏讓佛朗哥選擇了中立。但是,這種說法顯然也有很多可疑之處。我們知道,佛朗哥和德國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裏尼被稱為三大法西斯政權頭目,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兄弟”一樣,當初若沒有德、意的援助,佛朗哥也不可能建立自己的獨裁政權。況且,1940年5月,意大利把西班牙的債款從70億裏拉減少到50億裏拉,西班牙的軍火、機械、精密儀器等也一直是由德國提供。1940年10月23日,希特勒宣稱,如果佛朗哥同意參戰的話,他將會得到夢寐以求的兵家必爭之地——直布羅陀海峽,這樣,戰後西班牙也能大撈一筆。同時,希特勒還同意給西班牙提供物資援助,如石油、糧食、橡膠和化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