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醜聞的來龍去脈

“水門”是一座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綜合辦公大樓,就在這個地方,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水門事件”。水門事件與尼克鬆有著直接的關聯,當時他正在準備競選下一屆總統的連任。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美國共和黨尼克鬆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帶領著5個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企圖竊聽民主黨參加大選的情報,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這個事件發生後,美國一片嘩然,尼克鬆竭力掩蓋開脫,但在隨後對這一案件的詳細調查中,尼克鬆政府裏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並且直接涉及尼克鬆本人。最後導致了當時身為共和黨人的美國總統尼克鬆辭職,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政治醜聞,但這件事情真的就是“暗探”竊聽會議那麼簡單嗎?

1973年10月,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對總統尼克鬆的調查進入到了關鍵時刻,他要求尼克鬆交出與水門事件有關的證據。20日晚,尼克鬆命令司法部長理查德森罷免考克斯的職務,但理查德森卻沒有執行總統的命令,而是選擇了辭職。之後拉克爾·肖斯接任了司法部長一職,但也因拒絕罷免特別檢察官而辭職。最後,司法部的三號人物博克成為司法部代理部長後,博克猶豫再三才勉強答應。與此同時,尼克鬆動員美國聯邦調查局封鎖特別檢察官及司法長官、次長的辦公室,並廢除了特別聯邦檢察局,把這個案子轉移到司法部。對於尼克鬆這種濫用權力維護自己的行為,國民紛紛指責。

31日,美國眾議院為彈劾尼克鬆做了準備,他們調查、搜集了尼克鬆的罪證,並於1974年6月25日,向司法委員會遞交了證據。8月8日,尼克鬆致信國務卿基辛格宣布將於次日辭職,成為了美國曆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事件的經過就是這樣,美國內部政治腐敗黑幕因此揭開,總統被趕出白宮,但是究竟是誰把這個事件公之於眾的呢?他就是向《華盛頓郵報》記者提供“水門事件”關鍵線索的幕後神秘核心人物——“深喉”。他被美國民眾稱為“最熟知的匿名者”,他的真實身份卻是美國新聞史上最大的謎團。

可以說,“深喉”是一位告密者。在美國,告密者與叛徒一樣是受人唾棄的,也許這正是他給自己冠上這樣一個名號的原因,那麼,“深喉”是誰?他究竟是一位揭露真相的英雄,還是一個扳倒總統的小人呢?

有人認為,“深喉”就是在水門事件中被稱為“皮包人”的弗雷德·拉呂。當時,密闖水門大廈行動的謀劃地是在尼克鬆總統在佛羅裏達的度假地,而拉呂就在其中。但拉呂卻對此感到很冤枉,之後,他被指控妨礙司法公正而被判入獄四個半月。2004年7月28日,拉呂去世。至此,“深喉”其人仍然是個謎。

此後,人們又開始懷疑當年的聯邦調查局執行局長帕特裏克·格雷,他一度被人們懷疑為最有可能是“深喉”的人。1973年,參議院曾考慮提名格雷為聯邦調查局的正式局長,但他卻退出了競爭,自動提出辭職,這當然留給世人無限遐想。

人們在遐想中,各種各樣的猜測紛紛出現。人們把懷疑的目光鎖定在尼克鬆總統辦公廳主任黑格、前國務卿基辛格、總統演講稿撰寫人帕特裏克·布坎南乃至前總統老布什等幾人身上,但都沒有切實的證據。

美國當地時間2005年5月31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副局長馬克·費爾特在接受《名利場》雜誌記者采訪時稱:“我就是那個被稱為‘深喉’的人。”這個告白太讓人不可思議了,被神秘籠罩的特殊人物終於浮出了水麵。那麼,新的疑問產生了,當初他為什麼要揭發尼克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