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是否真的存在
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與中國的萬裏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一起被譽為人類史上的“七大奇跡”之一,空中花園是巴比倫王國最為偉大的建築。在修建空中花園的同一時期,有傳言說,巴比倫王國同時也修建了一座通天塔。不過,這座傳說中的通天塔是否真的存在呢?
據了解,巴比倫是兩河流域最繁華的古代都城。史學界曾經極力地想恢複巴比倫古城的舊貌。有野史記載,巴比倫古城有兩座建築非常宏偉,一個是空中花園,還有一個就是傳說中那座讓上帝都感到又驚又怒的通天塔。對於通天塔是否真實存在,學者們給出了多種看法。
第一,《聖經》中描述的通天塔真實存在。
最早提到通天塔的是《聖經》。在《聖經》中,它對“通天塔”的外貌有這樣一段描述:人類一直以來都是用一種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直到有一天,諾亞方舟建造者的後人想要建造一座巴比倫通天塔,然而上天的主宰神耶和華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害怕人類這種團結的力量會威脅到他主宰神的地位。為了不傷害人類,又能阻止人類繼續修建通天塔,他使用魔法打亂了人們的語言,這樣人們之間無法正常溝通,而通天塔的建造也就成了難題,於是便會終止建造通天塔。後來有人把這座大塔稱作“巴別”,“巴別”在希伯來文中是“變亂”的意思。其實“巴別”原是來自巴比倫文,意為“神之門”。
第二,通天塔其實就是巴比倫的馬都克神廟大寺塔。
對於《聖經》中關於通天塔的描述,很多曆史學家提出了反對意見。學者們認為,《聖經》所說的通天塔其實是另有所指,它指的是古代兩河流域時期位於巴比倫城市中心馬都克神廟的神秘大寺塔,這座大寺塔被詩人稱作“埃特曼安基”(意為天地之基本住所)。這座大寺塔是由新巴比倫國王那波帕拉拉沙爾提議修建的,可惜還未來得及竣工,那波帕拉沙爾就因病離開人世了。他的兒子尼布甲尼撒堅持繼續完成父親遺留下來的工程,終於將這座大寺塔建成。修建這座塔時,尼布甲尼撒為了使塔有著與天比高的豪邁氣魄,他要求將塔尖增高。最後,按照他的要求,大寺塔一共建造了7個樓層,塔高約295英尺。
據公元前229年史料的詳細記載,大寺塔的地基約95英尺,這一點同《聖經》中的記述是完全相同的。而且考古學家在考古中發現,用來建造大寺塔的材料同《聖經》當中的記述也是一樣的。並且,古巴比倫城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大城市,眾多民族的聚居使城市中的居民語言情況極其複雜。這一種情況在《聖經》裏麵也提到過,耶和華為了阻止人類修建“通天塔”,他打亂當時城內所有人的語言,這一情形與《聖經》中所記述的情形也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