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工匠坊也終於不出劉辯所望,在七月的時候,開始把製式連弩,弩車配備到劉辯軍中,但是因為製作不便,成本太高,耗時太長等諸多問題。所以,也就隻有關羽、黃忠軍中才有配備這些。
其後,劉辯發現現在軍中使用的長矛和環首大刀,因為鑄造工藝的問題,使用過幾次之後,就算是廢了,這也因此損失大量的資源和人力,這還是小問題,若是兩軍對壘的時候,兵器不行的話,那可就是關乎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所以劉辯就仿造唐朝的陌刀和後世明朝的時候,戚家軍用的製式武器,畫出草圖,兩項結合,讓工匠們以此而作,不要怕失敗,盡管去實驗便是。
而劉辯讓趙雲、張飛、張合組建的騎兵,雖然經過了幾年的訓練,可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因為這個時候要想訓練騎兵,是沒有捷徑可言的。在馬背上,那些騎士們,並沒有任何的支撐工具,在光禿禿的馬背上,需要那些騎士們要有很強的控製力。因為如果他們一旦墜馬的話,那可就是非死即殘。
就此問題,劉辯突然想到了後世,可以讓騎兵大展宏圖的馬中三寶--馬鞍、馬鐙和馬蹄鐵。
這三樣東西,劉辯也曾經有幸見過,雖然他的畫工不敢恭維,但是大致意思是表達出來了。也幸好幽州居於北方,多產馬匹,可以讓工匠們任意的去做實驗。當然,做實驗的馬匹那都是用的駑馬,用戰馬做實驗的話,劉辯還沒有那麼敗家。雖然幽州多產馬匹,但是戰馬訓練養成不易,用這個做實驗的話,劉辯也是要心疼滴。
同時,也為了幽州的民生和生產。劉辯開始讓人去收攏流民和百姓。劉辯為了擴大影響力,就讓荀彧等人並且到冀州、中原那些世族多的地方,因為那裏的百姓在經過幾百年的時間之後,被兼並、被壓榨,早就已經沒有了自己的田地,成為了被世族豪強雇傭的佃戶和奴仆。
劉辯就讓人去這些地方四處宣傳,四處收攏百姓,並且開出豐厚的條件讓他們前來。
當第一批因為實在過不下去的百姓,到達幽州之後,不僅得到了大量的田地,還得到了劉辯和劉虞等組織官府給予或者租出去的農具、耕牛和種子。並還得到了幽州官府的糧食救濟,完全可以支撐到次年麥秋之時。
當這第一批的百姓受利之後,開始有更多的百姓因為受不了地主階級的剝削,受到劉辯等人的號召,看到在幽州的巨大利益。於是乎,這些人開始婷兒有險,冒著危險,前來幽州尋求一縷生機。
而這也極大的觸及了世族的利益,世族豪強的家丁佃戶開始有建製,有規模的出逃,導致了很多的世族空有土地,卻無人耕種。
於是乎,開始有人在朝廷中興風作浪,或明裏,或暗中給劉辯使絆子,可劉辯是什麼人,他可是兩世為人,已經有將近四五十歲人的成熟心智,豈會被這些小伎倆所打敗。
而幽州,也經過幾個月的梳理,開始有了一些生機,劉辯也恐前來的百姓之中誤入奸細,就聯合劉虞和各郡太守們,對於這些百姓進行登記造冊,分配土地,妥善安置,又讓關羽等將領,聯合各郡的郡兵日夜停的巡視幽州各地,提防有人趁亂鬧事。
為了徹底的安下百姓之心,劉辯向朝廷和商社也多次調撥物資前來,雖然有朝臣不滿,暗中唆使劉宏拿下劉辯,可劉宏是何許人也,在世人的眼中,或許他是貪花好色之徒,但他畢竟不是傻子。
一邊是自己親兒子在打世族的臉,一邊是有人在挖大漢的根基,劉宏對於這一點還是有一點的見識的,所以每次有人來借此言事的話,輕者被劉宏痛罵一頓,重者就被劉宏革職查辦,幾次之後,那些要找劉辯麻煩的人,見到如今這種形式,也隻好忍氣吞聲,暗自流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