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七章:一紙調令,兩年之約(1 / 2)

兩個時辰以後,程昱從何進府中出來,簡單的用了些便飯,就往張讓府邸而去。

張讓這裏比何進那邊倒是好辦了些,張讓等十常侍隻是宦官,去勢之人,不能貪色,不能交合。唯好者,權錢罷了。

如今劉宏在日,張讓於宮中朝中的權勢已至巔峰,差的隻是劉宏甍世之後的後繼之事,一個虛名而已,程昱受到劉辯的提點,大可以盡數許他。

劉辯破烏桓時,擄掠了大量的牛羊物資,隻因攜帶不易,劉辯讓商社用他們的渠道,在冀州、兗州、豫州、青州、徐州等中原之地進行變現,兌換出布匹、金銀、珠寶等物事。

劉辯從中取出一成,送與張讓等中常侍,讓他們在劉宏身邊進言。又取出一成,送到袁家、王家、黃琬那裏打點了一下。

大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7年,十月二十一。

洛陽的封賞和調令,便送了幽州薊城這裏。天子使臣到來以後,也不多做耽擱,迅速的就拿出出使的符節,以示象征,並取出詔書,念道:

“大漢皇帝詔曰:皇長子辯者,破黃巾,定烏桓,穩幽州,功莫大焉,今特剌封劉辯為驃騎將軍,領征北大將軍位,開府儀同三公,持黃鉞,節製幽、並、冀三州,刺史以下,有先斬後奏之權。

並有節製北方民族之權,與北方民族之間的攻伐、遷移、建城、封官諸事,劉辯有率先專製封賞之權。

遷劉辯為代王,享郡王之榮,食邑三千戶。聽調不聽宣,如無朕之詔書,無事不得入京。”

第一封詔書念完以後,天子使臣又拿出第二封冊封樓班的詔書,念道:

“大漢皇帝詔曰:樓班首領能夠辨明是非,聚族歸順與我大漢天威,其功甚偉。今剌封樓班為歸定侯,食祿三百戶,邑於幽州新城,受代王劉辯節製,享亭侯之華貴。”

天使念完以後,劉辯微笑著拍了拍樓班的肩膀,說道:“恭喜大王你封候啊,晚上,孤在府中設宴,還請大王你不吝光臨啊。”

話說完,劉辯附在樓班身旁,低聲說道:

“田方,你就安心的當這烏桓王、歸定侯吧,你的家中,孤會好好照顧的。”

二人片刻即分開,樓班遂揚聲說道:“殿下相邀,小人怎敢不去,小人今後一定會好好的在殿下身邊做事的。”

話不多提,且說詔書頒布的當日晚上,劉辯在府中設宴款待天子使臣和樓班,並請麾下文武在座相陪,一時間,賓主盡歡。

第二天,天使本欲往右北平、遼東、上穀而去,劉辯卻將其攔下,說幽州苦寒,道路崎嶇難行,恐其在路上顛簸,受那風霜之苦。

劉辯派人去將公孫瓚三人請來便是,那名使臣也覺得劉辯此言有理,就半推半讓的在劉辯這裏住下了。

三日之後,公孫瓚、公孫康、鮮於輔三人到來,等到他們幾個到來以後。劉辯讓天使宣讀詔書。

“大漢皇帝詔曰:皇天厚土,今加封公孫瓚為安平侯,淮南太守。鮮於輔為平邑侯,領長安令之位。公孫康為雲鄉候,領東平太守。詔書下日,爾等三人,即刻赴任,除本部三千兵馬以外,不得多做停留,如果敢多帶走一員兵馬,則以謀逆篡國論處。

若爾等領詔之後不赴任,對代王口出不遜之言。聯不以代王譖越之謙,令其可先斬後奏。

欽旨。”

三人聽罷詔書,表情各自不一。

鮮於輔是一片釋然之色,當初劉辯在幽州大封官職,控製幽州各郡,又有收複烏桓之功。他鮮於輔作為前幽州刺史劉虞的舊臣,遲早會被劉辯拿下。

他本來已經做好了免職罷官的打算,可不曾想,今番詔書一下,他居然有幸被封列侯,領長安令之銜,那長安作為先漢舊都,雖然這二百年來略有廢棄,可那個地方再怎麼廢棄,那也比上穀這個什麼油水都沒有的荒涼之地要強上不少。

鮮於輔想到此處,心中一片輕鬆,當日便跟著劉辯派遣的官員將領前去上穀郡,商量交割政務兵馬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