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南 征 第十八章 南征調整 鐵路遠景(3 / 3)

“好主意!”張知木說,“不過,我知道那些承包商都是壓榨工人血汗掙銀子,都是黑心人。我聽陸先生說,在張家口承建我們工程的黑心老板,給工人們吃的像豬狗食一樣。”

“嘿!這好辦,我們可以統一給工人們管飯,當然要從工程款裏麵扣出來。進工地的辦證件,沒證件不允許進工地,他們來幾個人就要交幾人飯錢。這樣就能保證工人吃的了。”歐陽鶴說,“再說了,我們也可以招工人,他們給的工錢太少,工人就不跟他們幹了。當然,我們也要讓他們賺到銀子才行,不然誰會大老遠的跑來白忙活。”

“好!我們窯崗的好多建設項目也可以包給他們來建。這樣我們不用養太多的工人,也沒有那麼重的負擔了。反倒是省銀子。”張知木說。

這時候,李岩來到指揮中心。

李岩坐下喝了點茶說:“我去張總辦公室,楊小姐說你來指揮中心了,我就趕過來了。各位,你們知道嗎?今天晚上給幹部家屬放映電影的事,鬧的不太好了。好多工人家屬不滿意,說為啥幹家屬就特殊?”

“嗬嗬!有意思,”張知木聽這話笑了,“看來我們的工人們有民主意識了。不過任何時代,人都會差別的。這樣才能激勵人進步。沒事兒,這樣的家屬才能激勵男人進步。”

“嗬嗬!張總看問題是不一樣。”李岩說,“是這樣的,現在我們政治部已經有不少放映機,我們正培訓放映員,培訓完就下到各地去,給各地駐軍和邊防軍去放映。不過,放映機遠遠不夠。我還想要幾台給修秦直路的軍隊戰俘們去放,這樣比用嘴說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這事兒,要請張總出麵說一下,不僅僅是放映機的事,還需要膠片。”

“沒問題,李公子考慮的周到,這事我安排。讓李雲鶴他們再多生產一些放映機,也讓小紅玉他們多印一些膠片。”張知木說,“給我們軍隊放映完了,還要讓他們帶著放映機,到各州縣給大家放映露天電影。”張知木想到了小時候看露天電影的事情。看一場露天電影是多人的節日啊!

“哎!知木這個主意好。”陳玉峰忍不住說,“給百姓們看看電影,也比我們的幹部說啥都強。讓百姓們知道跟我們幹,就是不一樣。”

李岩看到了大廳裏麵的沙盤,忍不住站起來圍著看個仔細,說:“有了這東西,簡直太好了,啥都直觀。”

歐陽鶴過去給李岩介紹南征的一些情況,又說:“李公子有啥高見也說說。”

“你們考慮的很詳細了,不過要打回我老家去了,我心裏還是很不平靜。”李岩說,“我們那裏是很好的平原,可是就是不知道為啥,不是澇就是旱。哎!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們也把鐵路修到我們家去。”

“我打下河南之後,一定要整修河道,興修水利,改善那裏的環境。”張知木說著來到牆上掛著的地圖前,拿起一個指示棍子,在地圖上比劃著對李岩說,“李公子你看,我們今年的鐵路就修道風陵渡,劉雲他們已經動工修西安到潼關的鐵路,馬上要修西安到蘭州的鐵路。蘭州到嘉峪關的公路修完,就開始建鐵路基礎。這些都修完了,我的想法是,修建從太原到中書省(河北)正定的鐵路,然後向南到武陟過黃河到鄭州,再從鄭州到漢口。鐵路橫穿河南。河南境內的其它鐵路就好辦了,可以連在這條主幹鐵路上。”

張知木的設想,把陳玉峰、歐陽鶴都吸引到了地圖前。

李岩忍不住吸了口氣說:“天哪!這是多大的魄力。我們這輩子能趕上嗎?”

“為啥不能?”張知木說,“用不了兩年,我們包頭大型鋼鐵廠就能投產。很快的我們就能產出來大批的鋼軌。我們的建路工人隊伍也鍛煉出來了,還有大批的施工機械也在生產。再說,那時候,我們參加建設的就不隻是窯崗或者山西這些人了,中書省(河北)、河南的百姓都可以參加建設,讓他們即賺到銀子,又把家鄉建設好了。這麼說吧,我們南征結束之時,就是建鐵路的時候。”

“簡直像做夢一樣!”李岩說。

“哎!知木你不是說,我們還可以在長江上建大橋嗎?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將鐵路修到江南去啊?”看來陳玉峰也對建鐵路有興趣了。

“當然,我的初步想法是,從漢口架橋過江到武昌,然後從武昌到九江,以後再從九江到贛州再到廣州。總之,隻要想到的,就沒有做不到的。”張知木說。因為他知道,前世的鐵路就是這樣修的。

“哎呀!那時候南北貨物就可以很容易的進行交流,百姓們都跟著受益。”李岩說。

“那時候交通不再受阻隔,通信也通暢,加上我們的軟實力,一個統一繁榮的國家,就不容易分裂了。看來,一個廣大的國家要想真正統一,技術手段很重要。”歐陽鶴看的更遠。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