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女性分屍案2(2 / 2)

老板後知後覺地注意到剛才發生了什麼事,對B豎起了一個大拇指,說道:“靚女,好身手!”

B做作地抱拳對他說:“過獎過獎。”

聽到B也說著一口流利的粵語,老板便和她攀談了起來。“你係邊度人啊?現在女孩子還是不要獨自一個人出門比較安全。”

“我是本地人啊。而且沒關係,我吃完飯就會回。”

“我好像沒有見過你啊。”

“我住在XXX街那邊,所以很少來這邊。”

“難怪啊。我沒有見過你呢。”隨後,他們一起聊了下天氣之類的事情。

“老板買單。”吃完飯之後,我站起身就去買單。經過女生B身邊的時候,她抬頭看了我一眼。剛好我也在看她,兩個人都因為四目相對而愣了一下。她“噗呲”一聲,笑了出來。

“好,一共20元。”付錢的時候,我感覺她的視線還沒有從我身上離開,這讓我覺得自己被看穿的感覺。

出了餐廳的門口,我轉身就快步離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最近,或者說一直總是容易被別人盯上,所以偶爾會對別人的視線異常敏感。對於我來說,最危險的事情有時候恰恰就是別人的視線。

直到逃到人群密集的第二商業街,我才停下腳步喘口氣。“感受到危險的話就往人多的地方走。”這是從小就被教導的話。

普通情況下,從市實驗一中到第二商業街需要十分鍾。因為走得快,我這次用了七分鍾。我想,那個人就算要走和我相同的路線,應該不會比我走得快。於是我就安心地在這附近散步了。

一中的附近其實是老城區,聽弟弟說過,一中的曆史比新中國成立的時間稍長,大概是1946、7年的時候。一中門口對著的街道其實算得上是一條金融街,往西就是各個銀行的分行和各種行業的事務所。往西北就是商業街。

根據警方給我看過的錄像的畫麵看,大部分是在這兩條街道附近調取的錄像。比如說,第一個死者(20歲)死亡的前天還在商業街的某個轉角處的高檔手機店上班,第二個死者(24歲)是銀行職員,而第三個死者(16歲)則是一中附近的職校的學生,第四個死者的身份不明確。

最讓他們覺得奇怪的是,他們的屍體卻被拋棄在相距這裏半個小時車程的城市的另一邊。根據這些得出的最可靠的結論是,凶手是在這個兩個城市區域來回工作生活的人。

拋開第三個死者是模仿犯所為的可能,著重調查前兩名死者的交集的生活區域應該是可行的。但是在廣州這個國際城市生活的人實在太多,這個大海撈針的尋人方式並不能算的上可靠。

於是,利用心理學側寫和模擬犯罪現場,成為我們事務所最常用的手段。

十月二日,國慶假期期間。從早上開始,我和葉致遠大叔就在商業街開始模擬犯罪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