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軍營過“七一”
距離“七一”還有一段日子,已經感覺到那巨大而沉重的腳步了,軍營在歡快、喜慶的活動開始增加,軍人們拭目以待巨人般的步法走進營區。
各中隊指導員們忙碌異常,開始忙碌布置各項任務。采用各種方式把標語、板報、口號撒向營區每一處人多的地方。凡是能熱鬧開心的事情,全可以依附借助於這個偉大的日子。籃球比賽,拔河比賽、評選先進、看電影,內務衛生檢查,學習先進等等,花樣繁多。
各種座談會穿插在訓練課的時間以外,談對黨的認識,談論當前的嚴酷現實,確保每一位學員緊跟中央走,服從黨的指揮,加強組織紀律性。
請老同誌與學員們交流思想,班長把鄰居老同誌請到班裏來,為大家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課。
老同誌端來一個白色搪瓷杯,上麵印著紅色的繁體字,大家看到:解放一江山勝利。杯子很舊,搪瓷脫落幾處,是個老古董。
老同誌的發言開始:咱們就從這個茶杯說起吧。今天我特意找出這個杯子,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二十一年前的春節前夕,我所在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采用陸、海、空三軍同時出擊的協同會戰,對據守在浙江省一江山島的國民黨軍進行聯合登陸戰役。
當時,台灣國民黨同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企圖在美帝庇護下,長期占據台灣,並以台灣為依托襲擾大陸。
據守浙江大陳、披山、一江山等島的國民黨軍,不斷對沿海地區進行海、空襲擾,封鎖航道,破壞新中國的漁業生產和海上交通。
抗美援朝戰場硝煙落下後,為打擊美帝和國民黨的協防陰謀,保衛海防,鍛煉和提高陸、海、空軍聯合登陸作戰能力,毛主席、黨中央決定,由華東軍區部隊組織陸、海、空軍各一部協同作戰,解放一江山島,及周圍島嶼,徹底鏟除這股殘餘勢力。
一江山島在什麼位置,大家知道嗎?老同誌問。
都沒人知道呀,還是我來說明吧:位於台州灣,分南一江、北一江兩島,麵積不大,比我們訓練團大一點。
地勢陡峻,工事堅固,易守難攻,由國民黨軍一江地區司令部率突擊第四大隊等部一千多人據守,都是精良的美式裝備和訓練有素的部隊。
我華東軍區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戰前進行了周密準備。
成立華東軍區浙東前線指揮部,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任司令員,設空軍、海軍、登陸指揮所和後方勤務機構;加速戰場建設,擴建機場,搶修基地,開設頭門山、高島、金門島(蔣兒嶴)前進基地;組織參戰的幾個步兵營,幾個炮兵營,一百多艘艦艇,二十多個海、空軍航空兵大隊近兩百架作戰飛機,根據作戰任務,反複演練轟炸、航渡和登陸協同等動作;組織偵察、通信、氣象、水文和航道測量等各項戰鬥保障;調集登陸船隻,改裝武器,增強登陸直接支援火力。
組織海、空軍對守島國民黨軍進行圍困打擊。轟炸、強擊、殲擊航空兵,先後多次共出動飛機兩百架次,對大陳、一江山等島守軍進行轟擊;航空兵、艦艇和岸炮部隊,積極打擊國民黨海軍出航艦艇,擊沉、炸毀“太平”號等軍艦三艘、擊傷五艘,從而削弱其防禦能力,基本奪取了該區的製空權和製海權,為攻占一江山島創造了有利條件。
戰役發起時。由第二十軍第六十師多個步兵營組成的登陸部隊,從穿山起航,拂曉前到達頭門山、金門島待命;航空兵開始火力準備,摧毀大陳和一江山島的通訊設施;早飯後,支援炮兵開始火力準備;中午,海軍艦炮開始進行破壞射擊;火箭炮兵群和直接瞄準炮兵群向預定目標射擊;同時,航空兵進行再次轟炸。參戰部隊按計劃完成火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