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飄揚的旗幟(三)(1 / 1)

第三十一掌、飄揚的旗幟(三)

一九三一年李達的《社會學大綱》出版。出書也凝聚了王會悟的心血。她將書送往延安,毛主席閱讀了該書,並作了詳細的眉批,稱此書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部馬列主義哲學教科書,在寫給李達信中,稱讚他們夫婦:“你們是真正的人。 ”

一九四五年,毛主席去重慶談判,歡迎大會的會後,王會悟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新中國成立後,王會悟在政務院從事法製工作。

水的革命性聯想

南湖與葫蘆私下交談了一些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他講話,代表中與水有關聯含義的:

鄧恩銘貴州荔波人,水族,“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一九三一年四月五日英勇就義,終年三十一歲。 走的時候正是清明時節落雨紛紛。

度中華新紀元,如同船與水,船離不開水。共產黨崛起於遊船之中,上海、南湖都鄰水,一大代表中有九位湖南、湖北代表,在煙波浩渺洞庭湖、鄱陽湖區的水鄉。一個江西,一個廣東南海人,也是水澤魚米之鄉。一名山東濟南,趵突泉湧之地。

李大釗是河北唐山樂亭人,麵對遼闊渤海。陳獨秀是安徽安慶懷寧人,境內有四大水係五大湖泊。

毛澤東湖南人,名字都含水,澤潤東方。韶山衝故居前有池塘,水色江天,水域江南,中國革命離不開水,要麼怎麼說,大海航行靠舵手呢,老百姓是水,共產黨是船。

葫蘆補充了一個看法,得到南湖的讚揚:國際代表馬林來自荷蘭,更是水旺之地。著名人類壯舉,為解決水麵高於陸麵,建立海浪堤壩。整個國家如同大海裏的洗臉盆,四周海水包圍。荷蘭一九二七年就開始了偉大的攔海工程,是人類另一個太空能見到的人工長城,是人與自然不屈不撓的宣戰,是偉大的近代思想和行為的革命。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創造美好家園,從我們自身做起。

所以說,水與我們的革命有著特殊關聯。葫蘆感慨南湖沒有直接上大學去,工農兵大學學員的資格正適合南湖。葫蘆對南湖說,你看水兵是不是最革命呢?

回答是非常肯定的,同時兩人覺得海軍屬於最革命的軍種,無論那個時代哪個國家的海軍都凝聚了當時的頂級生產力的精華。落後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反映在海軍建設上,一定就是落後的。海軍是文明程度的標誌,標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海軍最有水旺之氣魄。空軍也是如此,空中行雲高含水,所以與海軍類似,但還是略次於海軍。海軍是三位一體,水麵水下,陸地,天空。

葫蘆突然開竅了:難怪呢,十月革命的第一聲炮響,來自阿夫洛爾號巡洋艦,從水裏炮打冬宮。海軍最革命有了依據!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外星有生命與否,就看是否有水。大自然中,究竟什麼物質氣勢大,水。體量大,氣勢磅礴,地球表層百分之七十海洋,水是最自由,最謙卑,最能變化的形態的,威力也最大,海嘯可以摧毀一切阻擋。看來水是有革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