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別(1 / 3)

會餐後大睡一覺,醒來已是次日上午10點。沒有了往日出操和任何有組織的活動了。好自在呀!自然醒!

班長通知大家原地等待出發命令。葫蘆被確定分配到東海艦隊快十六支隊,壇子被分到東海艦隊福建基地海壇(平潭)觀通站,老蔫分到東海艦隊淞滬水警區。葫蘆去舟山,壇子去福州,老蔫去上海。具體位置沒有告知,等待出發時間大概是兩天。

這兩天,將是最自由的兩天,除了準備好行裝,沒有任何安排。領導們已經找不到了。隻有一條要求,老老實實原地待命。

學員們處於完全放鬆狀態。打籃球、玩牌、玩棋、轉老鄉、寫家信、去照相館照相。葫蘆為了能完成告別禮儀,獨自分頭去了師傅、老同誌、青年教員、老海軍的宿舍,向他們一一道別。

師傅留下一句話:“硬功是入門,內功是開始,真正目的是修行。拳腳最後沒有用,有用的是內秀,這條路無止境,無邊界。”

葫蘆問,當初收徒弟的時候,為何說自己與師傅有緣?這個問題葫蘆一直沒好問,放在臨別時,想知道個究竟。

師傅說:“能看出來,你比較適合修行。”

“還有這麼一說嗎,看哪裏,怎麼看?”

“看你的五官。”

葫蘆和師傅同時笑了。 葫蘆覺得師傅是在跟自己逗樂,沒說真話,但還是存有疑慮:“為這事兒,壇子他們一直有意見,隻是沒再深究。師傅您這話可真有點傷害我們兄弟之間的情誼了。他們當時直到後來對我有些看法,挺變扭。” 葫蘆直截了當。

“是呀,我當時也像你現在,有話直說,沒有走心。事後也感到不合適,但再想來,這也無妨。人嘛,總有各自的天資和緣分,所以人生道路不一樣。最終呢,也都差不多,誰不是曇花一現呀。古往今來,能留使丹心照汗青的,不過鳳毛菱角。即使有豐功偉績,在宇宙長河中,也不過是一粒塵埃,無足輕重,都是過客而已。”

說到這裏,師傅就打住了。他說以後有緣分還可以再聊。目前談論這些,會不合時宜,過於空玄,葫蘆不會理解這些的。

葫蘆覺得師傅的話有點費解,似乎是消極大於積極,不是這個年齡應該探討的主題。葫蘆有一種感覺,師傅欲言又止,是那套帶有迷信色彩的傳統文化在冒泡,自己也沒那麼大的興趣繼續追問了。

師傅分手時,叮囑葫蘆:“山高水長,將來你會明白的,現在把這些都忘掉吧,別往心裏去。好好幹,你會有造化的,一定要像水一樣,謙卑,內收。易經有言在先,滿則損,謙受益。切記切記,有了些功夫萬不可自滿張揚。上善若水,名靠揚,道靠藏,千萬千萬要記住!”

葫蘆聽得似懂非懂,不過知道師傅的造詣遠不止拳腳功夫,心中很震撼,但又不知該如何接受這番叮囑,隻得一個勁點頭,最後雙手鞠躬抱拳謝恩!這是葫蘆覺得可能是唯一的一位值得自己采用東方禮節相別的尊師,葫蘆後來多年不再用這個自己最鍾愛的禮節了。葫蘆當天,把師父此番話語極為工整地寫在日記當中,用的是鋼筆。

在老海軍那裏,葫蘆領教了一位中國老海軍的一番由衷感言。在老人家看來,中國自明朝禁海以後,嚴重滯後的航海,滯後了海軍。未來的航海業不是“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要自己造船,自力更生的方向是對的,北洋、國民政府的教訓是,靠別人,靠不住。隻有自己造的,自己幹的,才有底氣。

葫蘆問:“一個什麼樣的海軍能使您老的希望得到真正滿意呢?”

“一定要有自己的越洋重艦,是重艦呀!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與核彈的結合。”老海軍語重心長。

臨別時葫蘆把南湖送給自己的精致不鏽鋼防風打火機轉送老海軍留作紀念。老海軍非常高興。從箱子裏找出一間小東西,很鄭重雙手捧送給葫蘆。這是一個鼻煙壺,空的,毛玻璃製,一寸寬兩寸長,外包黃銅骨架,正麵有一個船錨,被麵G、W、C、字母。

葫蘆用雙手承接,問老海軍:這英文縮寫是何意?

老海軍說是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GreenWich College)的縮寫。

葫蘆很驚訝!覺得是一件很珍貴的寶物,想退給老海軍。老海軍慈祥一笑:“不值錢,你別見外了。我當時從學校裏帶回了好幾個,吸鼻煙在當時很流行,可以提神醒腦。煙沒了,現在是個空殼子,年代久了可以當個小紀念品了,我手頭還有一個,收著吧做個念想。”

葫蘆知道這個小東西,凝聚了很大的份量,自己有些受寵若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