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康小子,還是鐵蛋,其實對於她們三姐妹來說,血緣上其實都是一樣的。洋
康小子是同母的弟弟,鐵蛋是同父的弟弟……
額,就是沒有一個完完全全同父同母的弟弟,好尷尬呀!
“娘,之前我聽我爹他們商量,說是過完年讓鐵蛋和鴻兒一起去鎮上的書院念書,咋這突然又改換了主意?”三丫頭接著又問。
劉氏說:“這事兒應該是你二哥和你三哥的主意吧,鴻兒念書,你三哥的意思是不太想放到鎮上,他總覺得縣城的書院更好。”
“你爹倒是沒啥,用你爹的話來說,要能行,擱哪念都行,要不行,哪怕送到京城去念,也就那麼回事兒。”
“不過呢,話又說回來,這兩個孩子打小一塊兒長大,又一塊兒去蒙學。你說,這要是鴻兒去了縣城,鐵蛋留在鎮上,也不好,對吧?怕孩子心裏有落差,所以你爹說要去就也跟著一塊兒去唄,反正到時候讓你二哥去走關係開後門,把兩個孩子一塊兒塞進去得了!”
聽完劉氏這番說,三丫頭琢磨了下,覺得吧,也在理!洋
憑著老楊家的關係,這倆孩子別說是去縣城念書了,就算是去慶安郡的書院念書都沒問題。
當初大安堂哥就是在慶安郡的書院念書的,不過,大安堂哥念的那家書院,是整個大齊排名前三的書院,學生是擇優錄取,要麼,就是家裏的後台特別特別的硬。
但三丫頭覺得,鐵蛋和鴻兒能去縣城的書院念,就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縣城去念也好,這距離,爹和三哥他們想去看看他們,也容易,當天就能往返。”三丫頭又說。
“那到時候住哪?”她又問。
劉氏說:“你二哥說讓他們放學去酒樓住,後院給他們騰兩間空屋子出來。”
“不過這主意被你三哥給打消了。你三哥的意思是,酒樓那邊人來客往的,有些喧鬧嘈雜,不利於他們學習。”洋
“這念書的人,講究的是個清淨,說要兩耳不聞窗外事啥啥的,反正意思就是讓他們兩小子住書院得了,一個月回來一趟,回來拿點衣裳鞋襪啥的。”
“平時若有啥需求,就去天香樓找永進,你爹也說行,說念書這事兒原本就是吃苦的,要是去了是享福,一場書念下來,不僅沒瘦,還像當年你梅兒姑姑家大白和小黑那樣張得圓頭圓腦的,那書就是念到狗肚子裏去了,可不能那樣!”
說起這些事情,劉氏的情緒再次恢複到了正常狀態,舌頭一進一出的,上下嘴皮子連連碰撞間,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跟三丫頭這交待得一清二楚。
三丫頭恍然,啥都明白了。
“其實吧,若是鐵蛋願意,也可以跟我去倉樂縣念書,到時候吃穿住都在我家,我家很清淨的,衣食住行也不需要操心。娘覺得呢?”
三丫頭這個提議,是發自內心的,並非客套之詞。
作為親姐姐,能為了大弟弟定親,專門從倉樂縣趕回來張羅酒席。洋
同樣也能為了小弟弟念書,來為他操持生活方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