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日本人的頑抗!(1 / 3)

此時的牡丹台已經到了生死邊緣,機槍彈已經全部打完,手榴彈也扔沒了,每個人手上就剩下六個彈夾,一百多發的子彈了,這些子彈,很快就會用完了。日軍盡管被剛剛轟炸了一下,可是見到堡壘牆壁上開了一個大口子,就像一群見了血的螞蝗一樣,向缺口湧去。

張凡的現代戰爭時期,騎兵早就已經淡出了戰場,所以他也沒見過騎兵的作戰,他為數不多幾次見到騎兵的作戰場麵就是在電影裏了,電影裏那些騎兵揮著馬刀,衝向敵方,他每次看到這樣的畫麵,都會暗罵這個指揮官不長腦子,這樣衝擊進去,要是能打散對方的隊形還好,要是打不散的話,那麼騎兵就變成了一群馬上的步兵。

衛汝貴並沒有像電影裏那些騎兵首領一樣,揮著馬刀第一個衝進敵群,他站在高地之上坐鎮指揮,他把騎兵分開兩隊,第一隊首先衝鋒。

一千百匹戰馬一起衝擊,光是聲音就足以讓聽見的人心驚膽寒的了,外圍的日軍連忙組織防禦,他們沒有重炮,所以不可能在遠距離上對騎兵部隊造成殺傷,清軍騎兵衝擊到距離日軍四百米的時候,兩對人馬向左右一分,把日軍包圍在圈子裏麵,清軍隨後開槍,清軍裝備的是進口的連發步槍,所以從射速上遠超日軍,日軍很快被打倒了一大片。

剩下的日軍連忙往樹林裏麵躲,樹林原本就不密,在加上戰火的洗禮,就更加稀疏了,這樣的樹林是不足以擋住騎兵的,兩邊的騎兵並沒有向樹林裏衝擊,他們向兩側更遠的地方迂回,然後向山坡上衝擊,想要包抄山坡上進攻的日軍。

這時候,後隊的五百騎兵出發了,張凡發現,這五百騎兵的馬都很瘦小,很適合在這片樹林裏作戰,這五百騎兵很快衝進樹林。

這五百騎兵直接抽出馬刀,開始了近身肉搏,一個騎兵衝到一個日軍士兵麵前,那個日軍士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一刀砍下了腦袋。

剩下的士兵一見有人要肉搏,怒吼著上了刺刀,衝向清軍騎兵,一個騎兵見到鬼子衝到眼前,一勒馬,那馬放佛和主人心意相通,抬起前蹄,狠狠踢中了鬼子的胸膛,一陣骨頭斷裂的聲音之後,鬼子被踢飛了出去。

這些騎兵刀術精湛,刀刀斬落鬼子項上人頭,日軍抵擋不住,很快向後退去。

這時的牡丹台情況更加急迫了,謝偉健不得不下令,放棄堡壘外牆的防禦,轉到堡壘裏麵,寄希望與巷戰。

此時外圍的清軍已經開始了包抄,日軍打開了堡壘大門,進攻堡壘內部,哪個能更快呢?

謝偉健他們麵對著瘋狂湧入的日軍,隻能依托房屋進行射擊,而日軍絲毫不在乎自己已經被包圍了,隻想拚了命地吃掉堡壘裏的陸戰隊員。

謝偉健此時正躲在一扇窗子後麵,向著日軍士兵射擊,從窗子裏謝偉健看到很多鬼子已經越過了自己所在的屋子,向自己身後衝去,他明白,自己已經被包圍了,。

正在這時,門被“砰”地一聲撞開了,一個鬼子衝了進來,端著刺刀向他衝來,謝偉健轉過槍口,對準他一扣扳機,子彈透過鬼子的胸膛,帶起一陣血霧。很快第二個,第三個就衝了進來,謝偉健有個習慣,那就是計算自己彈匣裏剩餘的子彈數量,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子彈了,已經來不及換彈匣了,劈手把步槍扔了出去。

那個鬼子用槍上的刺刀一撥,步槍“當”地一聲撞在了牆壁上,借著這個空當,謝偉健閃電一般躍到鬼子身前,拔出身上帶的軍刀,揮手一刀割斷了鬼子的脖子,這一刀幹淨利落地切斷了聲帶和頸動脈,所以那個鬼子連慘叫聲都沒發出來,鮮血噴得謝偉健滿臉都是。

鮮血蒙在眼睛上,眼前的世界一片血紅,這片血紅裏,一個鬼子的身影出現在門口,謝偉健幾乎是本能地撲了上去,那個鬼子從沒見過這麼快的身手,一愣神之間,已經被一刀刺中心髒。

謝偉健猛地感到身體一震,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幾步,他知道自己中彈了,這時一個鬼子衝了進來,他的槍上並沒有裝刺刀,他看到謝偉健中彈,也不給下一發子彈上膛,索性扔掉槍,抽出武士刀向謝偉健砍去。

在現代戰爭中,軍刀的作用已經不是麵對麵的廝殺了,所以陸戰隊員裝備的軍刀很短,真應了中國武術中的一句話:“一寸長,一寸強。”謝偉健不敢硬抗,隻好轉身躲避,可是他忘記了自己已經中彈,這一轉比他原來的速度慢了好多。

那一刀重重劈在他的肩上,劇痛之下謝偉健“撲通”一聲摔倒在地,摔倒之前他一拉那個鬼子,連帶著鬼子也摔倒在地,謝偉健看準機會,隻要右手一揮,手中的軍刀就能割斷他的脖子,可是手中的刀似乎有千斤重,怎麼也抬不起來。

謝偉健眼見著鬼子跪坐在自己身上,舉起刀,向自己的胸膛刺去,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在這一瞬間,他不知怎麼的,竟然想起了酒井法子,想起了她那楚楚可憐的模樣,想起了她那令人心動的眼睛……

就在這個時候,清軍的騎兵衝了過來,一槍擊斃了那個鬼子。

這時雨過天晴,天空似乎從來沒有那麼明亮,艦載機部隊隨即出動,對平壤城中的日軍進行了報複性的轟炸。

在清軍騎兵的分割包圍下,進攻牡丹台的日軍被全殲,喪失了精銳作戰力量的平壤日軍隻好龜縮在城中,依然拒絕投降,此時葉誌超又接到了李鴻章關於停戰和談的電報,盡管他十分奇怪,可是他萬萬想不到會是張凡做的手腳,於是葉誌超率領清軍在平壤城外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