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門就遇到對門的奶奶,看樣子是等著我開門的,她欲言又止地看了看我,接著又看了看我身後冒出的姚瑤,歎氣搖搖頭欲關門進去。
不知道是不是看現在的年輕男女思想太前衛了還是?正欲問奶奶有什麼心思嗎?
姚瑤竄到我前麵忙歉意道:“奶奶,是不是夜裏吵到你們了,等他們回來我幫您提醒提醒他們。”
奶奶笑了笑,點零頭,並關上了門。
姚瑤又讓我看到了她那善良的一麵。在公交車上,竟然半途下了車,就因為看到路邊有個走路不便的駝背老奶奶。她車流這麼多這麼快,人行道又這麼長,看奶奶走路那麼慢,還拿那麼重的包過馬路,肯定很危險。
我逗道,你是不是故意表現的。她竟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真的生氣欲不理我了,我的話太傷人了。
她她不是所有要飯的都給錢的,這樣隻會縱容哪些有能力的人越來越懶惰,而且現在的職業乞丐很多。
但也不是非要前麵有個碗才給幫助,有的人真的很需要幫助,但他很有誌氣,他感覺有胳膊有退,不想麻煩別人。可人在社會走,哪能都那麼順心,所以這樣的人最需要拉一把。
她她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饒那種眼神心裏觸動就很大,無論多忙都有停下了給人家一點幫助。
雖然這點幫助不能解決他們什麼實際的問題,但肯定對他們有幫助,而且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時刻有人在關心著他們。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裏也會很甜美,她或許這就是老給的回報。
接著又道:“其實給錢是最直接的,但長期而言對社會的整體進步發展卻不是最實際的。”
有點深奧,第一次聽她這麼闡述問題。
她:“經常聽到企業捐錢卻沒有直接到達困難群眾的手中,被相關部門做了相關規劃等,有的罵企業好虛偽。
“當然這些不排除,但設身處地想一想就能明白,直接給錢就必須給在那些迫切需要的人手上,沒有救濟可能就立馬有重危機或沒命的,否則最大負麵效果就是讓人產生不勞而獲的心理,給不積極的人滋生更懶惰的心理,換我要是相關主管部門,我也會把捐的錢彙總規劃。
“必須做差異化政策,論人論事來定。千萬不可平均的政策,感覺很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救難救貧的最終極目標就是救饒思想,給錢給物雖是最直接效果最快,但除了救人危難急需之外,是行善中最不適合用的,不過同樣是行善環節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救人一時,思想救人一世。”
很是好奇,之前一個不愛講話的人怎麼能有這麼大的悟徹。
她笑著掐我道:“不愛講話,不代表我沒有愛好,我可以從書中學,我還可以從我的樂趣中領悟。”
我又好奇問:“那為啥是見到我後就改變了你之前的生活方式。”
她又笑道:“不知道,或許是意,我一下子就茅塞頓開了,生活原來是這麼地五彩繽紛。”
好蒼白無力的理由,其實每個人對困惑的問題都有頓開之時,隻是需要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隻能她頓悟之時,巧了,撞上了我。就像雞出生時把第一眼看到的動物當成了媽一樣,姚瑤頓開時第一眼看到了我,所以感覺是我頓悟了她,其實我是啥也沒有幫上忙。
我們去了遊樂園,真的是縱情地釋放了一次,那火箭升空、自由落體、極速過山車、扭轉乾坤等等刺激的姚瑤大吼大叫,那鬼屋更是把姚瑤嚇得哭喊地,而恐高的我,摩輪裏那囧樣又讓姚瑤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