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鍾後。
大軍仍舊在集結當中,而三軍大元帥等人卻並不想等太久,將指揮權下放給了已被提拔為陸軍臨時副元帥的雲中將軍。
反正這大軍其實本來就歸屬於雲中郡本就受他指揮,更何況他也不可能石樂誌到放棄大好前途,選擇擁兵自重。
在看到晁禹掌握的力量之後,還選擇搞風搞雨的人,腦子也不夠支撐他爬到現如今的位置上來。
同時,如果晁禹有別的心思,那麼,別說十萬人,就算有百萬大軍保護,也沒有任何意義。
倒不如大方一點,同時節約時間,趕緊展開研究。
他們都挺想知道晁禹的修行文明,研究起來是什麼樣的。
嗯,其實晁禹也挺想知道的,他踏上修行路的時間還太過短暫,除卻凝聚道果的那一陣子借助綠帽子的功效好好研究了一陣各門典籍之外,還真沒深入研究過修行路上的這些東西。
機會難得,他也想再沉澱沉澱,夯實基礎。
或許……
此刻雖然凝聚出了道果,卻久久無能邁出那一步,晉升成真正意義上的真人,進而取得天師真命,根本原因就在根基仍舊太過薄弱上。
想來,即使他僥幸邁入真人境界,將來晉升真仙,恐怕也是千難萬難,更遑論成就大羅,證得不朽了。
至於超脫……
說實話,他不敢想,也不打算去想的那麼長遠,一步步走就是。
修行之路,已被探索明白的路途,共分九個階段。莫看他短短數月就走到了五階境界,看似走過了一半,可實則卻並非這麼算的。
每一階的實力差距,並非線性提升,而是指數提升,且這個指數還大到了誇張的程度。
這點,從五階尊者壽三千,六階真人卻能活至少四萬八千歲,且實際壽元大多都在十萬年左右,便可窺得一二。
真仙更有無盡壽元,與十萬載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六階之後,便是一步一登天,路途難走的很。
別的姑且不說,就連晁錯,哪怕他擁有逆伐真仙的實力,可不也卡在那最後一步之上,並未突破真仙?
更遑論大羅了。
而大羅與大羅之間的差距,更是大的無以複加。
諸如墨家三仙、儒家四配等半步不朽的人物,翻手間便可擒拿十數名普通大羅真仙。
其開辟的世界,大小已然等同於現世已確定的宇宙範圍,即470億光年半徑。
而尋常大羅,開辟的世界恐怕尚不及銀河係大,甚至僅與廣義上的太陽係大小等同,約莫一光年半徑。
單單從能量層麵,彼此便完全不具備可比性。
另一方麵,這些看似已經走到大羅終點,除卻證得不朽外進無可進的儒家四配、墨家三仙,實際上依舊並未抵達大羅極限。
諸如太古木正句芒等,同為大羅金仙,他一隻手便能將儒家四配、墨家三仙輕易鎮壓——這個知識點來自於荀子道果反饋。
而,當年燧皇、三清等走到不朽圓滿乃至半步超脫的頂尖人物,曾經在大羅之時所掌握的實力,比之木正句芒隻強不弱。
晁禹並不理解,已經是大羅圓滿了,為毛還能更進一步。如果還能更進一步,那還能叫圓滿嗎?